目錄
卷之首
經進大金國志表
金國初興本末
金國世系之圖
金國九主年譜
卷之一 紀(年)一
太祖武元皇帝上
卷之二 紀(年)二
太祖武元皇帝下
卷之三 紀(年)三
太宗文烈皇帝一
卷之四 紀(年)四
太宗文烈皇帝二
卷之五 紀(年)五
太宗文烈皇帝三
卷之六 紀(年)六
太宗文烈皇帝四
卷之七 紀(年)七
太宗文烈皇帝五
卷之八 紀(年)八
太宗文烈皇帝六
卷之九 紀(年)九
熙宗孝成皇帝一
卷之十 紀(年)十
熙宗孝成皇帝二
卷之十一 紀(年)十一
熙宗孝成皇帝三
卷之十二 紀(年)十二
熙宗孝成皇帝四
卷之十三 紀(年)十三
海陵煬王上
卷之十四 紀(年)十四
海陵煬王中
卷之十五 紀(年)十五
海陵煬王下
卷之十六 紀(年)十六
世宗聖明皇帝上
卷之十七 紀(年)十七
世宗聖明皇帝中
卷之十八 紀(年)十八
世宗聖明皇帝下
卷之十九 紀(年)十九
章宗神聖皇帝上
卷之二十 紀(年)二十
章宗神聖皇帝中
卷之二十一 紀(年)二十一
章宗神聖皇帝下
卷之二十二 紀(年)二十二
東海郡侯上
卷之二十三 紀(年)二十三
東海郡侯下
卷之二十四 紀(年)二十四
宣宗英武皇帝上
卷之二十五 紀(年)二十五
宣宗英武皇帝下
卷之二十六 紀(年)二十六
義宗皇帝
卷之二十七 傳一
開國功臣傳
粘罕
骨捨
斡離不
蒲路虎
銀朮
兀朮
婁室
撻懶
撒離曷
窩里嗢
烏陵思謀
韓常
卷之二十八 傳二
文學翰苑上
宇文虛中
蔡松年
蔡珪
高士談
馬定國
施宜生
郝俁
李晏
王寂
劉昂
楊雲翼
史肅
蕭貢
李遹
馮延登
梁持勝
馮璧
韓玉
卷之二十九 傳三
文學翰苑上
王若虛
麻九疇
高廷玉
張萬公
董師中
胥鼎
張行中
路仲顯
耶律履
王予可
李獻甫
党懷英
趙秉文
周昂
卷之三十 傳四
楚國張邦昌錄
卷之三十一 傳五
齊國劉豫錄
卷之三十二 記一
立楚國張邦昌冊文
立齊國劉豫冊文
檢視宋國庫藏
取去宋國寶印
宗族隨二帝北遷
卷之三十三 記二
天文
地理
燕京制度
汴京制度
陵廟制度
儀衛
卷之三十四 記三
旗幟
車繖
服色
千官品列
卷之三十五 記四
雜色儀制
誥敕
除授
天會皇統科舉
天德科舉
卷之三十六 記五
皂隸
浮圖
道教
科條
赦宥
屯田
田獵
兵制
卷之三十七 記六
交聘記
兩國往來誓書
卷之三十八 記七
地理記
京府州軍
卷之三十九 記八
初興風土
男女冠服
婚姻
飲食
卷之四十 記九
趙良嗣燕雲奉使錄
馬擴茅齋自敘
許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
鄭望之靖康城下奉使錄
李若水山西軍前和議奉使錄
傅雱建炎通問錄
王繪紹興甲寅通和錄
宋之才使金賀生辰還復命表
趙彥衛御寨行程
樓鑰北行日錄
范成大攬轡錄
周煇北轅錄
倪思重明節館伴語錄
程卓使金錄
洪皓使金詩
范成大使金絕句七十二首
蔡鞗北狩行錄
可恭宋俘記
佚名呻吟語
王成棣青宮譯語
莫將接送伴語錄
洪皓松模紀聞
范成大族帳部曲錄
佚名女真傳
張棣金虜圖經
金志
經進大金國志表
臣懋昭上言,竊惟紀外國之曆年,簡書具在;考累朝之文館,事跡難磨。爰(愛)輯遺聞,少裨(裡)淵覽。伏念臣偷生淮浦,竊祿金朝,少讀父書,因獲清流之選;日親文苑,粗知載記之詳。跡其所以興亡,是以可為鑑戒。其金國志,起自武元 天輔至于義宗,九主百一十七年,裒集成編,卷分條別。本其初興之地,勢局一隅,肆此兼併之謀,志吞四海。饕淫日積,篡弒相仍,雖運數之使然,亦事機之適爾。獨世宗寬厚,遂得「小堯舜」之稱。然泰和荒昏,已階周 幽 厲之釁。日斜西崦,數到盡頭,皇天從而降災,聖明為之啟運。
臣誠惶誠恐,頓首頓足。恭惟皇帝陛下道包文武,德運聖神,新天開地闢之規模,奮雷厲風飛之氣勢。奏蔡城之凱,人覩(無)漢官之威儀;清關 洛之塵,民快唐家日月。皇靈遠被,天意交歸,由江 漢而出師,願見舊時天子;從淮西而入覲,永作皇家老臣。臣干冒天威,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臣所輯大金國志謹隨表上進以聞。
臣惶懼惶懼,頓首頓首,昧死謹言。
(宋)端平元年正月十五日,淮西歸正人、改授承事郎、工部架閣臣宇文懋昭上表
金國初興本末
金國本名朱里真,番語舌音訛為女真,或曰慮真,避契丹興宗名,又曰女直,肅慎氏遺種,渤海之別族也。或曰三韓 辰韓之後,姓拏氏,於北地中最微且賤。唐 貞觀中,靺鞨來中國,始聞女真之名,世居混同江之東長白山下。其山乃鴨綠水源。南鄰高麗,北接室韋,西界渤海、鐵離,東瀕海,三國志所謂挹婁,元魏所謂勿吉,隋所謂黑水部,唐所謂黑水靺鞨者,今其地也。
其屬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之女真。其水掬之則色微黑,契丹目為混同江,深可二十丈餘,狹處可六七十步,闊者至百步。居江之南而有著籍者謂之「熟女真」,以其服屬契丹也;居江之北而不在著籍者為「生女真」,亦臣於契丹。後有酋豪受宣命為首領,號太師。契丹自賓州 混同江北八十里建寨以守。
又云,契丹乘唐衰興北方,併吞諸番三十六,女真在其中。契丹恐女真為患,誘豪右數千家處之遼陽之南而著籍焉,以分其勢,使不得與本國通,謂之「合蘇欸」。自咸州東北分界入宮口至束沫江,中間所居之女真,隸咸州兵馬司,與其國往來無禁,謂之「回霸」。極遠邊而近東海(野居)者,謂之「東海女真」。多黃髮,鬢皆黃,目睛綠者,謂之「黃頭女真」。
又,居束沫江之北,寧江州之東,地方千餘里,人戶十餘萬,無大君(居)長,亦無國名,止是族帳,散居山谷間,自推豪傑為酋長。小者千戶,大者數千戶,蓋七十二部落之一也。僻處契丹東北隅,臣屬一百餘年,世襲節度使,兄弟相傳,周而復始。
或又云,其初酋長本新羅人,號完顏氏。「完顏」,猶漢言「王」也。女真妻之以女,生二子,其長即胡來也。其自此傳三人至楊割太師,以至阿骨打。以其國產金及有金水源,故稱為大金。
金國九主年譜
太祖 武元皇帝,番(元)名阿骨打,諱(改名)旻,遼 楊割太師子。以乙未(戊戌) 宋徽宗 政和五(重和元)年,遼海濱王 天慶五(保大三)年。稱帝,國號大金,建元收國,丁酉改元天輔,至癸卯天輔七(六)年五月乙丑崩,在位九(六)年。
太宗 文烈皇帝,番(元)名吳乞買,諱(改名)晟,太祖之弟。癸卯改元天會 宋 宣和五年,遼 保大三年。即位,至乙卯(甲寅)天會十三(二)年 宋高宗 紹興五(四)年。春(冬)崩,在位一十三(二)年。
熙宗 孝成皇帝,番(元)名曷剌馬,諱(改名)亶,太祖嫡孫,宗浚(定浚)之子。乙卯(甲寅)天會十三(二)年春(冬)即位,至戊午改元天眷,辛酉改元皇統,至己巳皇統九年十二月丁巳,為從弟岐王 亮所弒,在位一十五(六)年。
海陵煬王,番(元)名孛烈,諱(改名)亮,太祖孫,遼王 宗翰(幹)之子。己巳改元天德 宋 紹興十九年。即位,癸酉改元貞元,丙子改元正隆,至辛巳正隆六年 宋 紹興三十一年。十一月乙未,為諸將弒于揚州 瓜洲鎮 龜山寺,在位一十三年。
世宗 聖明皇帝,番(元)名烏祿,諱裒,改名雍,太祖孫,冀王 宗輔之子。辛巳改元大定,宋 紹興三十一年。十月丁未自立于會寧府,至己酉大定二十九年餘二日 宋孝宗(光宗庚戌)淳熙十六(紹熙元)年。正月癸巳崩,在位二十九年。
章宗 神聖皇帝,番名麻達葛,諱璟,世宗之孫,太子允恭之子。己酉正月癸巳即位,庚戌改元明昌,宋光宗 紹熙(興)元年。(正月甲午即位)丙辰改元承安,辛酉改元泰和,至戊辰泰和八年 宋寧宗 嘉定元年。十一月丙辰崩,在位一十九年。
東海郡侯,番名興勝,諱允濟,世宗第七子。己巳改元大安 宋 嘉定二年。即位,壬申改元崇慶(重慶),癸酉改元至寧,宋
嘉定六年。八月甲午,為紇石烈執中遣內侍李監成弒於其府,在位五年。
宣宗 英武皇帝,番名吾覩補,諱珣,世宗之孫,顯宗 允恭長子。癸酉九月丙午即位,改至寧元年為貞祐元年,宋 嘉定六年。丁丑改元興定,壬午(癸未)改元元光,至癸未(甲申)元光二年 宋 嘉定十六(七)年。十月崩,在位一十一(二)年。
義宗皇帝,番名寧甲速,諱守緒,宣宗第三子。癸未(甲申)元光二年冬即位,甲申(乙酉)改元正大,壬辰春改元開興,夏改元天興,宋理宗 紹定五(六)年。癸巳歸德府絕糧,六月奔蔡州,八月,蒙古(大)兵與宋兵攻蔡,甲午(申)天興三年 宋理宗 端平元)年。正月己酉,禪位于後主總帥丞麟,即閉閣自縊,在位一十一年,金亡。
金主自宋徽宗 政和乙未(重和戊戌)稱帝,至宋理宗 端平甲午,計九主,一百一十九(七)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