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契丹國志卷首

目錄

卷之首

 經進契丹國志表

 契丹國初興本末

 契丹九主年譜

卷之一 本紀一

 太祖大聖皇帝

卷之二 本紀二

 太宗嗣聖皇帝上

卷之三 本紀三

 太宗嗣聖皇帝下

卷之四 本紀

 世宗天授皇帝

卷之五 本紀五

 穆宗天順皇帝

卷之六 本紀六

 景宗孝成皇帝

卷之七 本紀七

 聖宗天輔皇帝

卷之八 本紀八

 興宗文成皇帝

卷之九 本紀九

 道宗天福皇帝

卷之十 本紀十

 天祚皇帝上

卷之十一 本紀十一

 天祚皇帝中

卷之十二 本紀十二

 天祚皇帝下

卷之十三 列傳一

 后妃()

  太祖述律皇后

  太宗蕭皇后

  世宗甄皇后

  穆宗蕭皇后

  景宗蕭皇后

  聖宗蕭皇后

  聖宗李芳儀

  興宗蕭皇后

  道宗蕭皇后

  海濱王蕭皇后

  海濱王文妃

卷之十四 列傳

 諸王()

  東丹王

  恭順皇帝

  孝文皇太弟

  齊國王隆裕

  魯王宗元

  晉王宗懿

  燕王洪道

  梁王信寧

  昭懷太子濬

卷之十五 列傳三

 外戚()

  述律魯速

  蕭延思

  劉珂

  蕭守興

  蕭孝穆

  蕭奧只

卷之十六 列傳四

 列傳

  韓延徽

  張礪

  趙延壽

  劉晞

  崔廷勳

卷之十七 列傳五

 列傳

  蕭翰

  麻荅

  耶律郎五

卷之十八 列傳六

 列傳

  盧文進

  耶律隆運

  劉六符

卷之十九 列傳七

 列傳

  馬保忠

  耶律英弼

  張琳

  蕭奉先

  李儼

  耶律余覩

  耶律()

  番將除授職名

  漢官除授職名

卷之二十 

 交聘上

  

   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冊

   晉出帝降表

   皇太后降表

  澶淵誓書

   宋真宗誓書

   契丹聖宗誓書

  關南誓書

   契丹興宗致書

   宋朝回契丹書

   契丹回宋誓書

  告伐夏書

   將伐夏遣使告宋書

   回契丹書

   致宋仁宗書

  議割地界書

   大遼求地界書

   宋朝回書

  為宋夏議和書

   為夏議和書

   為夏議和劄子

   答契丹勸和西夏書

  天祚降書

卷之二十一 記二

 交聘下

  聘使名稱

  國書稱謂

  南北朝饋獻禮物

   契丹賀宋朝生日禮物

   宋朝賀契丹生辰禮物

   宋朝勞契丹人使物件

  外國貢進禮物

   新羅國貢進物件

   橫進物件

   契丹每次回賜物件

   契丹賜奉使物件

   西夏國貢進物件

   諸小國貢進物件

卷之二十二 記三

 州縣(載記)

  控制諸國

  四至鄰國地理遠近

  ()京本末

卷之二十三 記四

 風俗

  族姓原始

  國土風俗

  併合部落

 制度

  兵馬制度

  建官制度

  宮室制度

  衣服制度

  漁獵時候

  試士科制

卷之二十四 記五

 使北上

  路振乘軺錄

  王沂公行程錄

  薛映(富鄭公)行程錄

  陳襄使遼語錄

  沈括熙寧使虜圖抄

  沈括入國奏請

  沈括入國別錄

  余尚書北語詩

  王珪奉使契丹詩

  劉敞使北詩

  歐陽脩出使契丹詩

  刁奉使北語詩

  王安石伴送北朝人使詩

  蘇頌前後使遼詩

  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彭汝礪使遼詩

  呂希績等接送伴語錄三篇

卷之二十五 記六

 使北下

  晉出帝北遷記

  大契丹國故晉王墓誌銘

  胡嶠陷北記

  晁迥虜中風俗

  宋綬契丹風俗

  張舜民使北記

  陸佃使遼見聞

  陶悅使北錄

卷之二十六 記七

 諸蕃()

  奚國

  古肅慎國

  室韋國

  新羅國

  高昌國

  女真國

  黃頭女真

  嗢熱國

  渤海國

卷之二十七 記八

 歲時(雜記)

 

 

 

 

 

 

 

 

 

 

 

 

 

 

 

 

 

 

經進契丹國志表

 

  臣隆禮上言:伏惟契丹立國,強盛逾二百年;祕苑修書,鑑誡垂億千代。不量愚瞽,冒瀆淵聰,臣誠惶誠懼,頓首頓首。恭惟皇帝陛下天挺英奇,神資睿聖,縱觀前史,紆覽宏圖。印五帝三王之心,有意建極;陋三國 六朝之事,奚取亂華。然()()隆,載存媺惡。中朝不競,漠北方勇於爭衡;五閏紛拏,廬遂安於徙宅。載觀大遼之紀號,其誰小朝以自居。八際洪流,頓起興亡之慨;九州重霧,忍無夷夏之嗟。其契丹國阿保機初興,迄于天祚之亡,立統乘家,凡二百餘載。臣奉敕命,謹採摭遺聞,刪繁剔冗,緝為契丹國志以進。淺短自慚,筆削莫措。尊王而黜霸,庶幾有備於將來;外陰而內陽,益宜()鑑於既往。所有契丹國志隨表繕進以聞。臣誠惶誠懼,頓首頓首,百拜昧死謹言。

 

  ()七年三月,祕書丞臣葉隆禮上表。

 

 

 

 

 

 

 

 

 

 

 

 

契丹國初興本末

 

  契丹之始也,中國簡典所不載。遠夷草昧,復無書可考,其年代不可得而詳也。本其風物,地有二水。曰北乜里沒里,復名陶猥思沒里者,是其一也,其源流出自中京西馬盂山,東北流,華言所謂土河是也。曰裊羅箇沒里,復名女古沒里者,又其一也,源出饒州西南平地松林,直東流,華言所謂潢河是也。至木葉山,合流為一。古昔相傳:有男子乘白馬浮土河而下,復有一婦人承小車駕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遇於木葉之山,顧合流之水,與為夫婦,此其始祖也。是生八子,各居分地,號八部落:一曰祖皆利部,二曰乙室活部,三曰實活部,四曰納尾部,五曰頻沒部,六曰會雞部,七曰集解部,八曰奚嗢部。立遺像 始祖及八子。木葉山,後人祭之,必刑白馬殺灰牛,用其始來之物也。後有一主,號廼呵,此主特一骷髏,在穹廬中覆之以氈,人不得見。國人有大事,則殺白馬灰牛以祭,始變人形,出視事,已,即入穹廬,復為骷髏。因國人竊視之,失其所在。復有一主,號曰喎呵,戴野豬頭,披豬皮,居穹廬中,有事則出,退復隱入穹廬如故。後因其妻竊其豬皮,遂失其夫,莫知所如。此復一主,號曰晝里昏呵,惟養羊二十口,日食十九,留其一焉,次日復有二十口,日如之。是三主者,皆有治國之能名,餘無足稱焉。異矣哉!氈中枯骨,化形治事;戴豬服豕,罔測所終。當其隱入穹廬之時,不知其孰為主也,孰為之副貳也,荒唐怪誕,訛以傳訛,遂為口實,其詳亦不可得而詰也。自時厥後,牛馬死損,詞訟龐淹,復遭風雨雪霜之害,中遂衰微。八部大人後稍整兵,三年一會,於各部內選雄勇有謀略者,立為之主,舊主退位,例以為常。至阿保機為眾所立,後併七部而滅之,契丹始大。原其立國,興自阿保機,至耶律德光而浸張。遭五季之衰,天未厭亂,石郎胎釁,產禍諸華。毒痛四海,飛揚跋扈,貪殘僭儗,中國帝王名數,盡盜有之;冠屨倒植,薰蕕共染,干戈之慘極矣。迨宋真宗屈己和戎,不復以一矢相加遺,含容覆護,百有餘年。三主 聖宗興宗道宗以來,天誘其衷,革心慕義,貪婪歲幣,顧惜盟好,銷烽寢柝,號稱無事,南北民不知兵,各保首領以沒,茲非以德懷遠之明效歟?嗟夫,列聖之兼愛,其德可謂至哉!若之威服諸夷,奄有全,何其強也。天祚孱,女真生心,深入一呼,土崩瓦裂,何其弱也。且隹兵者,不祥之器也,天道好遠,盛極而微,理故然也。故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悲夫!今摭舊聞,裒其本末,雖未能考其異而訂其同,要之大略,甚不相遠,後之英主、忠臣、志士,遊今洄古,可以鑑矣。

契丹九主年譜

 

  太祖 大聖皇帝,番名阿保機梁太祖 開平元年丁卯代欽德契丹主,梁均王 貞明二年丙子稱帝,國號大契丹,改元神冊壬午(辛巳)改元天贊()丙戌改元天顯天顯() ()唐明宗 天成元年。秋七月崩,在位十一年。

  太宗 嗣聖皇帝德光()耀屈之太祖第二子。丁亥(丙戌)歲即位,(丁亥改元天顯)戊戌(丁酉)改元會同,國號改大遼,丁未改元大同大同(會同十一)()漢高祖 天福元年。夏四月崩,在位二十二年。

  世宗 天授皇帝,番名兀欲太祖之孫,東丹王 突欲之子。丁未歲即位,改元天祿漢高祖 天福十二(北漢隱帝乾祐元)年。辛亥天祿四年 ()周太祖 廣順元年,北漢 乾祐四年。秋九月為燕王 述軋等弒於新州 火神淀,在位九年。

  穆宗 天順皇帝番名述律太宗長子。辛亥歲即位,改元應曆,至己巳(戊辰)應曆() 宋太祖 開寶()年。春二(秋九)月為庖人弒黑山下,在位一十()年。

  景宗 孝成皇帝明紀,更名番名明扆世宗之子。己巳(戊辰)歲即位,改元保寧己卯(甲戌)改元乾亨,至壬午乾亨() 宋太宗 太平興國七年。(十二月)崩,在位十五年。

  聖宗 天輔皇帝隆緒番名文殊奴景宗之長子。癸未歲即位,改元統和 太平興國八年。復改國號大契丹壬子(癸丑)統和三十()年改元辛酉(壬戌)改元太平,辛未太平 宋仁宗 天聖九年。六月崩於上京,在位四十九年。

  興宗 文成皇帝宗真,番名木不孤聖宗第八子。辛未歲即位,(壬申)改元景福壬申(癸酉)改元重熙,至乙未重熙二十() 宋仁宗 至和二年。八月崩,在位二十五年。

  道宗 天福皇帝洪基番名浬鄰興宗之子。乙未歲即位,改元清寧,乙巳改元咸雍,丙午咸雍二年復改國號大遼乙卯改元大康,乙丑改元大安乙亥改元壽昌,至辛巳(庚辰)() 宋徽宗 建中靖國(宋哲宗元符三)年。正月崩,在位四十()年。

  天祚皇帝延禧番名阿适道宗之孫,秦王 元吉之子。辛巳歲即位,改元乾統,辛卯改元天慶,戊辰天慶八年,宋徽宗 政和八年,金太祖 天輔元年。辛丑改元保大,至甲辰保大四年,金太宗舉兵攻天祚逃竄夾山乙巳保大五年正月,金國擒之,削封為海濱王,送長白山東,築城居之,踰年(乙巳)而卒,遼國遂亡,在位二十()年。

 

  契丹太祖 神冊丙子稱帝,至天祚 保大乙巳(甲辰),計九主,在位首末二百二十二(一十五)年,實歷二百一十(丹九)年。

 


高句麗年號

 從好太王建元永樂開始,至寶藏王共10王,其中長壽王及安原王至少有3個年號,平原王至少有2個年號,因此保守估計高句麗最少使用15個以上的年號。 好太王,391-412在位 永樂391-412 22 長壽王,412-491在位 □□413-? 延壽451-? 建興472-? 文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