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東觀漢記校注遺文
天文志3條
永平十四年冬十一月,太白入於月,其占曰:「大將戮死,不出三年,人主崩。」昔庖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然則天地設位,而星辰運度備矣。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後漢紀》卷十〉
永初元年五月戊寅,熒惑逆行守心。後周章謀廢帝之應也。〈《後漢紀》卷十六〉
五年春正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正旦,王者聽朝之日也。〈《後漢紀》卷十六〉
五行志15條
建武二年春正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日者陽精,人君之象也。君道虧,故日為之食。諸侯順從,則為王者。諸侯專權,則疑在日。於是在危十度,齊之分野,張步未賓之應也。〈《後漢紀》卷四〉
永元元年秋七月,會稽山崩。劉向曰:「山,陽君也;水,臣也。」君道崩壞,百姓失所,竇太后攝政,竇憲專權之應也。〈《後漢紀》卷十三〉
永初六年六月丙申,河東水變色,皆赤如血。鄧太后攝政之應也。〈《後漢紀》卷十六〉
建光元年九月己丑,郡國三十五地震,壞城郭,壓殺人。安帝不明、宮人與王聖專權之應也。〈《後漢紀》卷十七〉
三年冬十月壬午,鳳凰見新豐。皇之不極,是謂不建,時則有龍蛇之孽。視之不明,是謂不哲,時則有羽蟲之孽。鳳皇者,陽明之應也,故非明王則隱而不見。凡五色大鳥似鳳皇者多為羽蟲之孽。〈《後漢紀》卷十七〉
陽嘉元年冬十月,望都狼食數十人。言之不從,則有毛蟲之孽。京房易曰:「君無道,害將及人。去之深山全身,厥災狼食人。」〈《後漢紀》卷十八〉
二年六月丁丑,洛陽宣德亭地坼八十五丈。李固曰:「陰類專恣,將有分坼之象。」〈《後漢紀》卷十八〉
永和三年秋八月乙卯,太白晝見。大將軍梁商父子貴盛之象也。〈《後漢紀》卷十八〉
建和三年四月丁卯晦,雨肉大如手。視之不明,是謂不哲,時則赤祥。雨肉近赤祥也。是時太后攝政,梁冀專權,枉誅良臣李固、杜喬,天下冤之。〈《後漢紀》卷二十一〉
元嘉元年十一月,五色大鳥見己氏,時以為鳳皇。政理衰缺,梁冀專權,皆羽孽之異也。〈《後漢紀》卷二十一〉
元康元年秋八月,黃龍見巴郡。初,民就池浴,相戲曰:「此中有黃龍。」因流行民間。太守上言,時史以書帝紀。瑞興非時,則為妖孽,為言雖虛,此為龍孽也。〈《後漢紀》卷二十二〉
桓帝延熹五年,有驚馬逸象入宮殿,國災。〈《開元占經》卷一百十六〉
光和元年四月,侍中寺雌雞一身皆成雄,惟頭冠未變。五月壬午,無何白衣人入德陽門,自稱梁伯夏,又復曰:「伯夏教我上殿為天子」。中黃門桓賢收之,遂亡失不見。詔以問議郎蔡邕。邕對曰:「貌之不恭,則有雞禍,頭為元首,人君之象。今雞一身已變,未至於頭而上,知之是將有事而不遂之象;成帝時,男子王褒衣絳衣入宮上殿曰:『天帝令我居此。』後王莽篡位。今此與成帝相似,而被服不同,又未入雲龍門。以往方今,將有王氏之謀,其事不成。」〈《後漢紀》卷二十四〉
四年,於後宮與人為列肆販賣,使相偷盜,爭著進賢冠。又於西園駕四驢,上躬自操轡,馳驅周旋,以為歡樂。於是公卿貴戚轉相放效,至乘輜軿以為騎從,互相請奪,驢價與馬齊。行天者莫如龍,行地者莫如馬。詩曰:「四牡騤騤,載是常服。」驢乃服重致遠,野人之所用,非帝王君子之所宜驂服。遲鈍之 蓄,而今貴之,天意若曰:國且大亂,賢愚倒置,執政者皆如驢也。〈《後漢紀》卷二十四〉
中平二年二月己酉,南宮雲臺災。庚戌,樂城門災,延及北闕、嘉德殿、和歡殿。雲臺者,乃周家之所造也,圖書珍寶之所藏。京房易傳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燃宮。」天戒若曰:「刑濫賞淫,何以舊典為!」故焚其祕府也。〈《後漢紀》卷二十五〉
西域傳1條
西域郭俗造浮圖,本佛道,故大國之內眾數萬,小國數千,而終不相兼並。及內屬之後,漢之奸猾與無行好利者岸守其中,至東京時,詐謀茲生,轉相吞滅,習俗不可不慎所以動之哉。〈《後漢紀》卷十五〉
安帝私在郡第,數有神光照耀室內。〈《開元占經》卷九十九〉(亦見御覽卷九一引)
李軼等語讖曰:「言劉氏當復起,李氏為輔。」遂市兵弩、絳衣、赤幘,歸舊廬,望見廬南有若火光,以為人持火,呼之,光遂熾,曈曈赫然,上屬天,有頃不見,異之。〈《開元占經》卷九十九〉(亦見御覽卷九一引)
安帝生,赤蛇盤于妝席之間。〈《開元占經》卷一百二十〉(亦見御覽卷九一引)
馬棱伯威為廣陵太守,連年有蝗,穀貴,棱奏罷強官,薄賦稅,蝗蟲飛入海中,化為魚蝦。〈《開元占經》卷一百二十〉(亦見書鈔卷七五、類聚卷一00、御覽卷九四三、范曄後漢書卷二四馬棱傳李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