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6日 星期三

資治通鑑卷110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一十
  晉紀三十二 著雍閹茂(戊戌),一年。

  安皇帝乙

隆安二年(戊戌、紀元二九一五年)後秦文桓帝皇初五年、西秦武元王太初十一年、後涼懿武帝龍飛三年、南涼武王太初二年、北涼段業神璽二年、後燕昭武帝建平元年、南燕獻武帝元年、魏道武帝天興元年
 □春,正月, 范陽王 率戶四萬南徙滑臺 衛王 ,收其倉庫,追,弗及。
  趙王 上尊號於用兄故事,稱燕王,改永康三年為元年,以統府行帝制,置百官。以趙王 為司空、領尚書令,慕容法為中軍將軍,慕輿拔為尚書左僕射,丁通為右僕射。復謀反,殺之。
 □庚子,魏王 中山南巡至高邑,得王永之子,喜曰:「王景略之孫也。」以為本州中正,領選曹事,兼掌門下。至,置行臺,以龍驤將軍日南公 和跋為尚書,與左丞賈彝率吏兵五千人鎮
  中山,將北歸,發卒萬人直道,〔「治」字原作墨釘,據魏書 太祖紀胡三省 資治通鑑音注卷一百一十補。〕望都恒嶺五百餘里。恐己既去,東有變,復置行臺於中山,命衛王 鎮之;以撫軍大將軍略陽公 為尚書左僕射,鎮勃海合口
  右將軍尹國督租于冀州,聞將北還,謀襲信都;安南將軍長孫嵩,斬之。
 □ 還至龍城〔「崙」原作「倫」。注:「『倫』,當作『崙』。」通鑑紀事本末卷十七同,據改。〕中山已陷;命罷兵。遼西王 言於曰:「今遷都尚新,未可南征,宜因成師襲庫莫奚,取其牛馬以充軍資,更審虛實,俟明年而議之。」從之。己未,北行。庚申,渡澆洛水。會南燕王 遣侍郎李延,言「西上,〔「涉圭」原作「涉珪」。校:「叢刊本『圭』作『珪』,百衲本同,本末 魏伐後燕條同。然注有『蕭子顯曰珪字涉圭』,通鑑 簡文帝 咸安三年亦作『涉圭』,非誤,各本互出也。」此據校改。〕中國空虛。」及之,大喜,即日引還。
 □辛酉,魏王 中山,徙東六州吏民雜夷十餘萬口以實博陵勃海章武群盜並起,略陽公 等討平之。
  廣川太守賀賴盧,性豪健,恥居冀州刺史王輔之下,襲,殺之,驅勒守兵,掠陽平頓丘諸郡,南渡,奔南燕南燕王 賴盧并州刺史,封廣寧王
 □西秦王 乾歸乞伏益州 支陽鸇武允吾三城,克之;虜萬餘人而去。
 □龍城宮,詔諸軍就頓,不聽罷散,文武將士皆以家屬隨駕。遼西王 長樂王 切諫,以為兵疲力弱,新得志,未可與敵,宜且養兵觀釁。將從之,撫軍將軍慕輿騰曰:「百姓可與樂成,難與圖始。今師眾已集,宜獨決聖心,乘機進取,不宜廣采異同以沮大計。」乃曰:「吾計決矣,敢諫者斬!」二月,乙亥,出就頓,留統後事。己卯,軍發龍城慕輿騰為前軍,司空為中軍,為後軍,相去各一頓,連營百里。
  壬午,乙連,長上段速骨宋赤眉等因眾心之憚征役,遂作亂。速骨等皆高陽王 舊隊,共逼立高陽王 為主,殺樂浪威王 中牟熙公 段誼及宗室諸王。河間王 素與善,擁佑之,故獨得免。將十餘騎奔司空營,將出迎,左右抱其腰,止之曰:「宜小清澄,不可便出。」引刀將斫之,遂出見,又馳信追慕輿騰。癸未,引兵還趣大營,討速骨等。營兵亦厭征役,皆棄仗走,營亦潰。奔還龍城長樂王 聞亂,引兵出迎,僅而得免。
 □會稽王 道子之逼,以譙王 尚之及弟休之有才略,引為腹心。尚之道子曰:「今方鎮強盛,宰相權輕,宜密樹腹心於外以自藩衛。」道子從之,以其司馬王愉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豫州之四郡軍事,用為形援,日夜與尚之謀議,以伺四方之隙。
 □魏王 繁畤宮,給新徙民田及牛。
  畋於白登山,見熊將數子,謂冠軍將軍于栗磾曰:「卿名勇健,能搏此乎?」對曰:「獸賤人貴,若搏而不勝,豈不虛斃一壯士乎!」乃驅致前,盡射而獲之。顧謝之。
  秀容川酋長爾朱羽健晉陽中山有功,拜散騎常侍,環其所居,割地三百里以封之。
  柔然數侵邊,尚書中兵郎李先請擊之;從之,大破柔然而還。
 □楊軌以其司馬郭緯西平相,率步騎二萬北赴禿髮遣其弟車騎將軍率騎一萬助〔「烏」原作「獨」,據通鑑紀事本末卷十七、胡三省 資治通鑑音注卷一百一十卷改。〕姑臧,營于城北。
 □尚書頓丘王 蘭汗陰與段速骨等通謀,引兵營龍城之東;城中留守兵至少,長樂王 徙內近城之民,得丁夫萬餘,乘城以禦之。速骨等同謀纔百餘人,餘皆為所驅脅,莫有鬪志。三月,甲午,速骨等將攻城,遼西桓烈王 恐不能守,且為蘭汗所誘,夜,潛出赴之,冀以自全。明旦,速骨等攻城,城上拒戰甚力,速骨之眾死者以百數。速骨乃將循城,素有忠節威名,城中之眾恃以為強,忽見在城下,無不驚愕喪氣,遂皆逃潰。速骨入城,縱兵殺掠,死者狼籍。慕輿騰餘崇張真李旱趙恩等輕騎南走。速骨於殿內。長上阿交羅速骨之謀主也,以高陽王 幼弱,更欲立親信鬷讓出力犍等聞之,丁酉,殺速骨即為之誅等。故吏左衛將軍宇文拔亡奔遼西
  庚子,蘭汗襲擊速骨,并其黨盡殺之。廢,奉太子,承制大赦,遣使迎薊城〔「及」原作「從」,據晉書 慕容寶載記通鑑紀事本末卷十六、胡三省 資治通鑑音注卷一百一十卷改。〕欲還,長樂王 等皆曰:「之忠詐未可知,今單騎赴之,萬一有異志,悔之無及。不如南就范陽王,合眾以取冀州;若其不捷,收南方之眾,徐歸龍都,亦未晚也。」從之。
 □離石胡呼延鐵西河胡張崇等不樂徙,聚眾叛安遠將軍庾岳討平之。
 □魏王 召見衛王 入輔,以略陽公 代鎮中山。夏,四月,壬戌,以征虜將軍穆崇為太尉,安南將軍長孫嵩為司徒。
 □從間道過人請留,不許。南至黎陽,伏於西,遣中黃門令趙思北地王 曰:「上以二月得丞相表,即時南征,至乙連,會長上作亂,失據來此。王亟白丞相奉迎!」之從弟也,首勸南燕王 稱尊號,聞而惡之,執付獄,以狀白〔「白」字下原有「南燕王」三字,今移至前文「德」字之上。〕謂群下曰:「卿等以社稷大計,勸吾攝政;吾亦以嗣帝播越,民神乏主,故權順群議以繫眾心。今天方悔禍,嗣帝得還,吾將具法駕奉迎,謝罪行闕,何如?」黃門侍郎張華曰:「今天下大亂,非雄才無以寧濟群生。嗣帝闇懦,不能紹隆先統。陛下若蹈匹夫之節,捨天授之業,威權一去,身首不保,況社稷其得血食乎!」慕輿護曰:「嗣帝不達時宜,委棄國都,自取敗亡,不堪多難,亦已明矣。昔蒯聵出奔,衛輒不納,春秋是之。以子拒父猶可,況以父拒子乎!今趙思之言,未明虛實,臣請為陛下馳往詗之。」流涕遣之。
  率壯士數百人,隨而北,聲言迎衛,其實圖之。既遣,於後得樵者,言已稱制,懼而北走。至,無所見,執以還。練習典故,欲留而用之。曰:「犬馬猶知戀主,雖刑臣,乞還就上。」固留之,怒曰:「周室東遷,是依。殿下親則叔父,位為上公,不能率先群后以匡帝室,而幸本根之傾,為趙王 之事,雖不能如申包胥之存,猶慕龔君賓不偷生於世也!」斬之。
  扶風忠公 慕輿騰長樂王 收兵冀州素暴橫,為民所怨,乃殺之。行至鉅鹿長樂,說諸豪傑,皆願起兵奉蘭汗宗廟,所為似順,意欲還龍城,不肯留冀州,乃北行;至建安,抵民張曹家。素武健,請為合眾;亦勸宜且駐留,察情狀。乃遣冗從僕射李旱先往見留頓石城。會遣左將軍蘇超奉迎,陳忠款。 之舅,之妃父也,謂必無他,不待返,遂行。流涕固諫,不聽,留在後,與將軍張真下道避匿。
  丁亥,索莫汗陘,去龍城四十里,城中皆喜。惶怖,欲自出請罪,兄弟共諫止之。乃遣弟加難率五百騎出迎;又遣兄閉門止仗,禁人出入。城中皆知其將為變,而無如之何。加難北,拜謁已,從俱進。潁陰烈公 餘崇密言於曰:「觀加難形色,禍變甚逼,宜留三思,奈何徑前!」不從。行數里,加難先執大呼罵曰:「汝家幸緣肺附,蒙國寵榮,覆宗不足以報。今乃敢謀篡逆,此天地所不容,計旦暮即屠滅,但恨我不得手膾汝曹耳!」加難殺之。引龍城外邸,弒之。考異曰:晉書 帝紀云「五月」,今從十六國春秋。〉靈帝;殺獻哀太子 及王公卿士百餘人;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昌黎王,改元青龍;以為太尉,加難為車騎將軍,封河間王 遼東公,如故事。
  長樂王 聞之,馳欲赴哀;張真止之。曰:「我今以窮歸性愚淺,必念婚姻,不忍殺我,旬月之間,足以展吾情志。」遂往見乙氏妃皆泣涕請妃復頓頭於諸兄弟。惻然哀之,乃舍於宮中,以為侍中、左光祿大夫,親待如舊。加難屢請殺不從。驕很荒淫,事多無禮,因而間之。由是兄弟浸相嫌忌。
 □ 太原公 將兵擊楊軌救之,敗還。
 □段業使沮渠蒙遜 西郡〔「涼」字原無,今補其國名。〕執太守呂純以歸。之弟子也。於是晉昌太守王德敦煌太守趙郡 孟敏皆以郡降蒙遜臨池侯,以酒泉太守,沙州刺史。
 □六月,丙子,魏王 命群臣議國號。皆曰:「以前,皆自諸侯升為天子,因以其國為天下號。漢氏以來,皆無尺土之資。我國家百世相承,開基北,遂撫有方,今宜以為號。」黃門侍郎崔宏曰:「昔人不常厥居,故兩稱雖舊邦,其命維新,登國之初,已更曰。夫者,大名,神州之上國也,宜稱如故。」從之。
 □楊軌自恃其眾,欲與涼王 決戰,每以天道抑止之。 常山公 張掖段業使沮渠男成王德攻之;使太原公 將兵迎之。楊軌曰:「呂弘精兵一萬,若與合,則姑臧益強,不可取矣。」乃與禿髮利鹿孤共邀擊與戰,大破之;王乞基性褊急殘忍,不為士民所附,聞敗走,降西秦西秦王 乾歸以為建忠將軍、散騎常侍。
  引兵棄張掖東走,段業徙治張掖,將追擊沮渠蒙遜諫曰:「歸師勿遏,窮寇勿追,兵家之戒也。」不從,大敗而還,賴蒙遜以免。西安,以其將臧莫孩為太守。蒙遜曰:「莫孩勇而無謀,知進不知退;此乃為之築冢,非築城也!」不從,莫孩尋為呂纂所破。
 □ 太原王 之子,蘭汗之外孫也,亦不殺,以為征南將軍。得入見長樂王 潛使逃出起兵。起兵於建安,眾至數千,蘭堤討之。曰:「善駒小兒,未能辦此,豈非有假託其名欲為內應者乎!太尉素驕,難信,不宜委以大眾。」然之,罷兵,更遣撫軍將軍仇尼慕將兵討
  於是龍城自夏不雨至于秋七月,日詣諸廟及神座頓首禱請,委罪於蘭加難加難聞之怒,且懼誅。乙巳,相與率所部襲仇尼慕軍,敗之。大懼,遣太子將兵討之。曰:「慕容盛我之仇讎,必與相表裡,此乃腹心之疾,不可養也,宜先除之。」欲殺,先引見,察之。妃知之,密以告稱疾不出,亦止不殺。
  李旱衛雙劉忠張豪張真,皆素所厚也,而引以為腹心,得出入至所,潛與結謀。丁未,加難等,破之。庚戌,饗將士,皆醉,夜如廁,因踰垣入于東宮,與等共殺。時軍未解嚴,皆聚在舍,聞得出,呼躍爭先,攻,斬之。魯公 陳公 分屯令支白狼襲誅之。加難亡匿,捕得,斬之。於是內外帖然,士女相慶。宇文拔率壯士數百來赴,為大宗正。
  辛亥,告于太廟,令曰:「賴五祖之休,文武之力,宗廟社稷幽而復顯。不獨孤以眇眇之身免不同天之責,凡在臣民皆得明目當世。」因大赦,改元建平謙不敢稱尊號,以長樂王攝行統制。諸王皆降稱公,以東陽公 為尚書左僕射,衛倫陽璆魯恭王騰為尚書,悅真為侍中,陽哲為中書監,張通為中領軍,自餘文武各復舊位。改謚惠閔皇帝晉書 慕容寶載記太平御覽卷一二五引十六國春秋 後燕錄皆作「惠愍皇帝」,通鑑紀事本末卷十六同通鑑。〕廟號烈宗
  初,太原王 舉兵建安,南、北之民翕然從之。蘭汗遣其兄子擊滅之,匹馬不返,進屯乙連既誅,命罷兵。丁零 嚴生烏桓 王龍之謀,遂不受命,甲寅,勒兵三萬餘人進至橫溝,去龍城十里。出擊,大破之,執而還,斬其黨百餘人,賜死,桓王之嗣遂絕。群臣固請上尊號,弗許。
 □魏王 遷都平城,始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宗廟歲五祭,用分、至及臘。
 □桓玄求為廣州會稽王 道子,不欲使居荊州,因其所欲,以為督二州軍事、廣州刺史;受命而不行。豫州刺史庾楷道子割其四郡使王愉督之,上疏言:「江州內地,而西府北帶寇戎,不應使分督。」朝廷不許。怒,遣其子王恭曰:「尚之兄弟復秉機權,過於國寶;欲假朝威削弱方鎮,懲艾前事,為禍不測,今及其謀議未成,宜早圖之。」以為然,以告殷仲堪桓玄仲堪許之,推為盟主,刻期同趣京師
  時內外疑阻,津邏嚴急,仲堪以斜絹為書,內箭簳中,合鏑漆之,因庾楷以送發書,絹文角戾,不復能辨仲堪手書,疑詐為之,且謂仲堪去年已違期不赴,今必不動,乃先期舉兵。司馬劉牢之諫曰:「將軍,國之元舅;會稽王,天子叔父也。會稽王又當國秉政,曏為將軍戮其所愛王國寶王緒,又送王廞書,其深伏將軍已多矣。頃所授任,雖未允愜,亦非大失。割庾楷四郡以配王愉,於將軍何損!晉陽之甲,豈可數興乎!」不從,上表請討王愉司馬尚之兄弟。
  道子使人說曰:「昔我與卿,恩如骨肉,帳中之飲,結帶之言,可謂親矣。卿今棄舊交,結新援,忘王恭疇昔陵侮之恥乎!若欲委體而臣之,使得志,必以卿為反覆之人,安肯深相親信!首身且不可保,況富貴乎!」怒曰:「王恭昔赴山陵,相王憂懼無計,我知事急,尋勒兵而至,不敢發。去年之事,我亦俟命而動。我事相王,無相負者。相王不能拒,反殺國寶,自爾已來,誰敢復為相王盡力者!庾楷實不能以百口助人屠滅。」時已應檄,正徵士馬。信返,朝廷憂懼,內外戒嚴。
  會稽世子 元顯言於道子曰:「前不討王恭,故有今日之難。今若復從其欲,則太宰之禍至矣。」道子不知所為,悉以事委元顯,日飲醇酒而已。元顯聰警,頗涉文義,志氣果銳,以安危為己任。附會之者,謂元顯神武,有明帝之風。
  殷仲堪舉兵,自以去歲後期,乃勒兵促發。仲堪素不習為將,悉以軍事委南郡楊佺期兄弟,使佺期率舟師五千為前鋒,桓玄次之,仲堪率兵二萬,相繼而下。佺期自以其先太尉至父,九世皆以才德著名,矜其門地,謂左莫及。有以比王珣者,佺期猶恚恨。而時流以其晚過,婚宦失類;佺期及兄、弟思平、從弟孜敬皆粗獷,每排抑之。佺期常慷慨切齒,欲因事際以逞其志,故亦贊成仲堪之謀。
  八月,佺期奄至湓口王愉無備,惶遽奔臨川遣偏軍追獲之。
 □河間公 為侍中、車騎大將軍、中領軍、司隸校尉,城陽公 為衛將軍。之子也。又以劉忠為左將軍,張豪為後將軍,並賜姓慕容氏李旱為中常侍、輔國將軍,衛雙為前將軍,張順為鎮西將軍、昌黎尹,張真為右將軍;皆封公。
 □乙亥,步兵校尉馬勤等謀反,伏誅;事連驃騎將軍高陽公 東平公 ,皆賜死。
 □寧朔將國鄧啟方南陽太守閭丘羨將兵二萬擊南燕,與南燕中軍將軍、撫軍將軍戰於管城啟方等兵敗,單騎走免。
 □魏王 命有司正封畿,標道里,平權衡,審度量;遣使循行郡國,舉奏守宰不法者,親考察黜陟之。
 □九月,辛卯,加會稽王 道子黃鉞,以世子元顯為征討都督;遣衛將軍王珣、右將軍謝琰將兵討王恭譙王 尚之將兵討庾楷
 □乙未,東陽公 為尚書令,張通為左僕射,衛倫為右僕射;慕容豪幽州刺史,鎮肥如
 □己亥,譙王 尚之大破庾楷牛渚單騎奔桓玄會稽王 道子尚之豫州刺史,弟恢之為驃騎司馬、丹陽尹,允之吳國內史,休之襄城太守,各擁兵馬以為己援。乙巳,桓玄大破官軍於白石楊佺期進至橫江尚之退走,恢之所領水軍皆沒。丙午,道子屯中堂,元顯石頭;己酉,王珣守北郊,謝琰宣陽門以備之。
  王恭素以才地陵物,既殺王國寶,自謂威無不行;仗劉牢之為爪牙而但以部曲將遇之,牢之負其才,深懷恥恨。元顯知之,遣廬江太守高素牢之,使叛,許事成即以位號授之;又以道子書遺牢之,為陳禍福。牢子謂其子敬宣曰;「王恭昔受先帝大恩,今為帝舅,不能翼戴王室,數舉兵向京師,吾不能審之志,事捷之日,必能為天子相王之下乎?吾欲奉國威靈,以順討逆,何如?」敬宣曰:「朝廷雖無之美,亦無之惡;而恃其兵威,暴蔑王室。大人親非骨肉,義非君臣,雖共事少時,意好不協,今日討之,於情義何有!」參軍何澹之知其謀,以告
  澹之素與牢之有隙,不信。乃置酒請牢之,於眾中拜之為兄,精兵堅甲,悉以配之,使率帳下督顏延為前鋒。牢之竹里,斬以降;遣敬宣及其婿東莞太守高雅之還襲方出城曜兵,敬宣縱騎橫擊之,兵皆潰。將入城,雅之已閉城門。單騎奔曲阿,素不習馬,髀中生瘡。曲阿殷確故吏也,以船載,將奔桓玄,至長塘湖,為人所告,獲之,送京師,斬於倪塘臨刑,猶理鬚鬢,神色自若,謂監刑者曰:「我闇於信人,所以至此;原其本心,豈不忠於社稷耶!但令百世之下知有王恭耳。」并其子弟黨羽皆死。以劉牢之為都督揚州 晉陵諸軍事以代
  俄而楊佺期桓玄石頭殷仲堪蕪湖元顯竹里馳還京師,遣丹陽王愷等發邑士民數萬人據石頭以拒之。佺期等上表理王恭,求誅劉牢之牢之率北府之眾馳赴京師,軍于新亭佺期見之失色,回軍蔡洲。朝廷未知西軍虛實,仲堪等擁眾數萬,充斥郊畿,內外憂逼。
  左衛將軍桓脩之子也,言於道子曰:「西軍可說而解也,知其情矣。之下,專恃王恭既破滅,西軍沮恐。今若以重利啗佺期,二人必內喜;能制仲堪佺期可使倒戈,取仲堪矣。」道子納之,以江州刺史;召郗恢為尚書,以佺期為都督三州諸軍事、雍州刺史。以荊州刺史,權領左衛文武之鎮,又令劉牢之以千人送之。黜仲堪廣州刺史,遣仲堪叔父太常宣詔,敕仲堪回軍。
 □張驤收合三千餘家據南皮,自號烏桓王,抄掠諸郡。魏王 庾岳討之。
 □楊軌廉川,收集,眾至萬餘。王乞基曰:「禿髮氏才高而兵盛,且乞基之主也,不如歸之。」乃遣使降於西平王 烏孤尋為梁飢所敗,西奔零海,襲乙弗 鮮卑而據其地。烏孤謂群臣曰:「楊軌王乞基歸誠於我,卿等不速救,使為人所覆,孤甚愧之。」平西將軍渾屯曰:「梁飢無經遠大略,可一戰擒也。」
  進攻西平西平田玄明執太守郭倖而代之,以拒,遣子為質於烏孤烏孤欲救之,群臣憚兵強,多以為疑。左司馬趙振曰:「楊軌新敗,呂氏方強,洪池以北,未可冀也,南五郡,庶幾可取。大王若無開拓之志,不敢言;若欲經營四方,此機不可失也。使西平震動,非我之利也。」烏孤喜曰:「吾亦欲乘時立功,安能坐守窮谷乎!」乃謂群臣曰:「梁飢若得西平,保據山河,不可復制。雖驍猛,軍令不整,易破也。」遂進擊,大破之。退屯龍支堡烏孤進攻,拔之,單騎奔澆河,俘斬數萬。以田玄明西內史。〔「西平」原訛「四平」。〕樂都太守田瑤湟河太守張裯澆河太守皆以郡降,〔「王稚」原作「王雅」,據通鑑紀事本末卷十七、胡三省 資治通鑑音注卷一百一十改。〕數萬落皆附於烏孤
 □西秦王 乾歸秦州益州、武衛將軍慕兀、冠軍將軍率騎二萬伐吐谷渾
 □冬,十月,癸酉,群臣復上尊號,丙子,長樂王 始即皇帝位,考異曰:晉書 帝紀云「八月丙戌」,今從十六國春秋。〉大赦,尊皇后段氏曰皇太后,太妃丁氏獻莊皇后。初,蘭汗之當國也,出亡,蘭妃奉事丁后愈謹。及誅,以妃當從坐,欲殺之;丁后以妃有保全之功,固諍之,得免,然終不為后。
 □大赦。
 □殷仲堪得詔書,大怒,促桓玄楊佺期進軍。等喜於朝命,欲受之,猶豫未決。仲堪聞之,遽自蕪湖南歸,遣使告諭蔡洲軍士曰:「汝輩不各自散歸,吾至江陵,盡誅汝餘口。」佺期部將劉系率二千人先歸。等大懼,狼狽西還,追仲堪尋陽,及之。仲堪既失職,倚等為援,等亦資仲堪兵,雖內相疑阻,勢不得不合。乃以子弟交質,壬午,盟于尋陽;俱不受朝命,連名上疏申理王恭,求誅劉牢之譙王 尚之,並訴仲堪無罪,獨被降黜。朝廷深憚之,內外騷然。乃復罷桓脩,以荊州仲堪,優詔慰諭,以求和解,仲堪等乃受詔。御史中丞江績劾奏桓脩專為身計,疑誤朝廷,詔免官。
  初,桓玄荊州,所為豪縱,仲堪親黨皆勸仲堪殺之,仲堪不聽。及在尋陽,資其聲地,推為盟主,愈自矜倨。楊佺期為人驕悍,每以寒士裁之,佺期甚恨,密說仲堪終為患,請於壇所襲之。仲堪佺期兄弟勇健,恐既殺,不可復制,苦禁之。於是各還所鎮。亦知佺期之謀,陰有取佺期之志,乃屯於夏口,引始安太守濟陰 卞範之為長史以為謀主。是時,詔書獨不赦庾楷武昌太守。
  初,郗恢為朝廷拒西軍,未得江州,欲奪 雍州,以廣州聞之,懼,詢於眾,眾皆曰:「楊佺期來者,誰不戮力;若桓玄來,恐難與為敵。」既而聞佺期代己,乃與閭丘羨謀阻兵拒之。佺期聞之,聲言來入,以佺期為前驅。眾信之,望風皆潰,請降。佺期入府,斬閭丘羨,放還都,至楊口殷仲堪陰使人殺之,及其四子,託言群所殺。
 □西秦 乞伏益州吐谷渾王 視羆戰於度周川視羆大敗,走保白蘭山,遣子宕豈為質於西秦以請和,西秦王 乾歸以宗女妻之。
 □建武將軍李鸞興城降于西平王 烏孤〔「西平王」原作「禿髮」,據嚴衍 資治通鑑補卷一百一十改。〕
 □十一月,以琅邪王 德文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征虜將軍元顯為中領軍,領軍將軍王雅為尚書左僕射。
 □辛亥,魏王 命尚書吏部郎鄧淵立官制,協音律,儀曹郎清河 董謐制禮儀,三公郎王德定律令,太史令鼂崇考天象,吏部尚書崔宏總而裁之,以為永式。之孫也。
 □楊軌王乞基率戶數千自歸於西平王 烏孤
 □十二月,己丑,魏王 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天興。命朝野皆束髮加帽。追尊遠祖以下二十七人皆為皇帝;謚六世祖力微神元皇帝,廟號始祖;祖什翼犍昭成皇帝,廟號高祖;父獻明皇帝之舊俗,孟夏祀天及東廟,季夏率眾却霜於陰山,孟秋祀天於西郊。至是,始依倣古制,定郊廟朝饗禮樂,然唯孟夏祀天親行,其餘多有司攝事。又用崔宏議,自謂黃帝之後,以土德王。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傑二千家于代都,東至代郡,西及善無,南極陰館,北盡參合,皆為畿內,其外四方、四維置八部以監之。〔「帥」原作「師」。注:「魏書作『八部帥』。」通鑑紀事本末卷十六同,據改。〕
 □己亥, 幽州刺史慕容豪、尚書左僕射張通昌黎張順坐謀反誅。
 □初,琅邪孫泰學妖術於錢唐 杜子恭,士民多奉之。王珣惡之,流廣州王雅孝武帝,云知養性之方,召還,累官至新安太守。祚將終,因王恭之亂,以討為名,收合兵眾,聚貨鉅億,三吳之人多從之;識者皆憂其為亂,以中領軍元顯與之善,無敢言者。會稽內史謝輶發其謀,己酉,會稽王 道子使元顯誘而斬之,并其六子;兄子逃入海,愚民猶以蟬蛻不死,就海中資給乃聚合亡命得百餘人,以謀復讎。
 □西平王 禿髮烏孤更稱武威王
 □是歲,楊盛遣使附仇池王

沒有留言:

高句麗年號

 從好太王建元永樂開始,至寶藏王共10王,其中長壽王及安原王至少有3個年號,平原王至少有2個年號,因此保守估計高句麗最少使用15個以上的年號。 好太王,391-412在位 永樂391-412 22 長壽王,412-491在位 □□413-? 延壽451-? 建興472-? 文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