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資治通鑑前紀卷017



資治通鑑紀 卷第十七
  周紀十四 起玄黓敦牂(壬午),盡柔兆涒灘(丙申),凡十五年。〔原作「資治通鑑外紀,卷第八,周紀六,起玄黓敦牂,盡屠維作噩,凡二十八年」,今恢復此書初名,並分為二卷,以敬王元年至十五年為一卷,十六年以後為一卷。〕

  敬王上

元年(壬午、紀元一九九九年)魯昭公二十三年、齊景公二十九年、晉頃公七年、秦哀公十八年、楚平王十年、宋元公十三年、衛靈公十六年、陳惠公十五年、蔡悼侯三年、曹悼公五年、鄭定公十一年、燕簡公後十二年、吳僚八年、杞平公十七年
 □春,正月,壬寅朔,王師、師圍。癸卯,潰。王使告間,庚戌,師還。夏,四月,乙酉,單子劉子牆人直人六月,壬午,王子朝入于癸未,尹圉劉佗殺之。丙戌,單子道,劉子道伐單子先至而敗,劉子還。己丑,召伯奐南宮極成周人戍庚寅,單子劉子樊齊王如。甲午,子朝入于王城。秋,七月,尹辛師于。丙辰,又敗諸。甲子,尹辛西闈。丙寅,攻潰。〔此段原作「夏,六月,壬午,王子朝入於尹。庚寅,王如劉。甲午,子朝入于王城」,據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補。〕
 □莒共公虐,而好劍,苟鑄劍,必試諸人。國人患之。烏存率國人以逐之。〔以上原作「莒共公虐,國人逐之」,據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補。〕共公〔「魯」前原有「秋七月」三字,今移至「尹辛敗劉師于唐」句之前。「共公」二字原無,今補之。〕人納〔「穆公」原作「郊公」,見卷十六周景王十七年考異。〕
 □ 州來 薳越率師及諸侯之師救之。人禦于鍾離子瑕卒, 公子光曰:「諸侯從於者眾,而皆小國也。畏而不獲已,是以來。之君幼而狂,大夫壯而頑,政。令尹死,其師熸,帥賤、多寵,政令不壹。七國同役而不同心,帥賤而不能整,無大威命,可敗也。若分師先以犯,必先奔。三國敗,諸侯之師必搖而乖亂,必大奔。請先者去備薄威,後者敦陳整旅。」吳王從之。戊辰晦,及戰于雞父吳王以罪人三千先犯,三國爭之。為三軍以繫於後,中軍從王,率右,掩餘率左。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國亂,師擊之,三國敗,胡子 沈子 大夫夏齧。捨之囚使奔,曰:「吾君死矣!」師譟而從之,三國奔,師大奔。姓。〔此段原作「吳伐楚州來。戊辰晦,及楚、胡、沈、陳、許、蔡、頓戰于雞父,楚師大奔,獲胡子髡、沈子逞。胡,姬姓」,據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補。〕
 □八月,乙未,地震。〔此段原無,據春秋經 昭公二十三年補。〕
 □丁酉, 南宮極震。
 □太子之母在,召人而啟之。冬,十月,甲申, 公子光〔「郹」原作「郥」,據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改。〕考異曰:左氏傳作「太子諸樊」。按諸樊吳王僚伯父,靈王二十四年薨,則太子不得名諸樊吳世家云:「使公子光,敗師,迎故太子母於居巢以歸。」雖文與有不同,而作公子光,較確;今迎太子母之人從吳世家,太子母之居左氏傳夫人與其寶器以歸。司馬薳越追之,不及,縊於薳澨〔此段原作「冬,十月,甲申,吳入郥。楚司馬薳越追之,不及。縊於薳澨」,據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補。〕
 □ 囊瓦為令尹,城〔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補。〕
 □是歲,蔡悼侯薨,弟昭侯 立。
 □燕簡公薨,悼公立。〔此段原無,今補之。見卷十四世系考異。〕
二年(癸未、紀元二OOO年)魯昭公二十四年、齊景公三十年、晉頃公八年、秦哀公十九年、楚平王十一年、宋元公十四年、衛靈公十七年、陳惠公十六年、蔡昭侯元年、曹悼公六年、鄭定公十二年、燕悼公元年、吳僚九年、杞平公十八年
 □春,正月,辛丑,召簡公南宮嚚甘桓公王子朝。戊午,王子朝入于。二月,庚戌,晉侯使士景伯涖問故。考異曰:公羊穀梁傳作二月,左氏傳作三月。按長曆,三月丙申朔,無庚戌,二月丁卯朔,丙戌二十日;今從二傳。〉士伯立于乾祭,而問於介眾。人乃辭王子朝,不納其使。〔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四年補。「二月」原作「三月」,據公羊傳穀梁傳 昭公二十四年改。〕
 □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六月,壬申,王子朝之師攻,皆潰。〔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四年補。〕
 □秋,八月,大雩。
 □丁酉杞平公薨,子悼公 立。〔此段原繫於年末,據春秋經 昭公二十四年移至秋季,並改「是歲」為「丁酉」。〕
 □冬,十月,楚平王為舟師以略疆,及圉陽而還。初,之邊邑卑梁邊邑鍾離兩女子爭桑,兩家交怒相攻,屠卑梁人之家。卑梁大夫怒,發邑兵攻鍾離,殺其老弱。楚王發國兵滅卑梁吳王聞之,亦發兵滅鍾離居巢
 □初, 孟僖子不能相禮,乃講學之,苟能禮者從之。及其將死,誡其子懿子曰:「禮,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吾聞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滅於。其祖弗父何始有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三命茲益共,故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其恭如是。臧孫紇有言曰:『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沒,若必師之。」是歲,僖子卒,懿子南宮敬叔往學禮焉。孔子年三十矣。〔「三十四」原作「三十五」,今從周靈王二十一年孔子生說,推至此年孔子年三十四。此段原作「魯孟僖子病且死,誡其子懿子曰:孔丘,聖人之後。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沒若,必師之。僖子卒,懿子與南宮敬叔往學禮焉。孔子年三十五矣,長九尺六寸,而貧且賤。嘗為季氏史,料量平;為司職吏畜蕃息」,據左傳 昭公七年、史記 孔子世家補。「長九尺六寸」句以下二十四字移至卷十六周景王十六年。〕考異曰:孔子世家:「孔子年十七,孟釐子卒,懿子敬叔往學禮焉。」按春秋此事在昭公七年, 年表楚世家並在昭公八年。由襄公二十二年遞推之,孔子至是年十七。然孟僖子之卒,實為昭公二十四年。但因七年孟僖子至自,病不能相禮,而言其事。世家本年之事,矣。懿子敬叔生於昭公之十一年,七年,二子固未生,安得有學禮之事?是年孔子實三十四也。〉
三年(甲申、紀元二OO一年)魯昭公二十五年、齊景公三十一年、晉頃公九年、秦哀公二十年、楚平王十二年、宋元公十五年、衛靈公十八年、陳惠公十七年、蔡昭侯二年、曹悼公七年、鄭定公十三年、燕悼公二年、吳僚十年、杞悼公元年
 □夏,諸侯會于黃父,以謀王室。趙簡子令諸侯之大夫輸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將納王。」〔此段原無,據春秋經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補。〕
 □有鸜鵒來巢。
 □秋,再雩。
 □初, 季公 鮑文子女。公鳥死,季公 公思展公鳥之臣申夜姑相其室。及季姒與饔人通,季姒懼,乃使其妾抶己,以示秦遄之妻曰:「公若欲余寢,余不從而抶。」又訴於公甫,曰:「夜姑將要余。」秦姬以告公之公之公甫平子平子,執夜姑而殺之。公若請命不得,故怨平子
  季氏郈氏雞鬪。季氏介其雞羽,郈氏金距。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怨平子
  臧昭伯之從弟為讒臧氏,匿季氏臧氏執之。考異曰:魯世家云「臧昭伯季氏家人」。按臧氏,執諸季氏中門之外,非囚季氏家人也。〉平子怒,拘臧氏老。郈氏以難告昭公九月,戊戌,魯昭公季孫意如公之,遂入。平子登臺請曰:「君以讒不察臣罪,使有司討臣以干戈,臣請待於上以察罪。」弗許。請囚于,弗許。請以五乘亡,弗許。子家駒曰:「君其許之!政自季氏久矣,為徒者眾,眾將合謀。」弗聽。郈孫曰:「必殺之。」
  公使郈孫孟懿子叔孫氏之司馬鬷戾言其眾曰:「無季氏有,孰利?」皆曰:「無季氏,是無叔孫氏也。」鬷戾曰:「然則救諸!」遂敗公師。孟氏叔孫氏勝,執郈昭伯,殺之。三家共伐公。公出奔。〔以上四段原作「九月,戊戌,魯昭公伐季孫意如,季氏與叔孫氏、孟氏三家共伐公。公出奔」,據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史記 魯世家補。〕
  己亥,遜于,次陽州〔「于」原作「干」,據春秋經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改。〕齊景公曰:「請致千社待君。」公喜。子家子曰:「齊君無信,不如早之。」弗從。
  叔孫見公,還,見平子平子頓首。初欲迎昭公孟孫季孫後悔,乃止。冬,十月,戊辰,叔孫昭子卒。〔「齊景公曰」以下原無,據春秋經 昭公二十五年、史記 魯世家補。〕
 □壬申,尹文公涉于,焚東訾,弗克。〔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補。〕
 □十一月,宋元魯昭公故如己亥,公薨,太子景公 立。〔此段原作「十一月,己亥,宋元公薨,太子景公欒立」,據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補。〕
 □十二月,庚辰,
 □是歲,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孔子式而聽之。使子貢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此段原無,據禮記 檀弓下補。〕
  孔子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聞韶音,樂之,三月不知肉味,考異曰:史記索隱論語子語太師樂,非太師也。又「子在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無「學之」文。今此合論語 兩文而為此言,恐失事實。按索隱說是,今從之。人稱之。景公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僻而霸,〔「而」原作「其」,據說苑 尊賢改。〕何也?」曰:「,國小,其志大;處僻,行中正。身五羖,爵之大夫,起累之中,與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悅。〔此段原無,據史記 孔子世家論語 述而補。〕
  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以上據論語 顏淵補。〕他日又復問政於孔子孔子曰:「政在節財。」公悅,將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俗,非所以先細民也。」後景公敬見孔子,不問其禮。異日,景公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又曰:「吾老矣,弗能用也。」以之間待之。〔以上據史記 孔子世家補。〕
  仲尼曰:「靈公汙,晏子事之以整齊;莊公壯,晏子事之以宣武;今君奢,晏子事之以恭儉:君子也!相三君而善不通下,晏子細人也。」晏子聞之,見仲尼曰:「聞君子有譏於,是以來見。如者,豈能以道食人者哉!之宗族待而祀其先人者數百家,與齊國之間士待而舉火者數百家,臣為此仕者也。如臣者,豈能以道食人者哉!」晏子出,仲尼送之以賓客之禮,再拜其辱。返,命門弟子曰:「救民之生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此段原無,據晏子春秋卷七補。〕
四年(乙酉、紀元二OO二年)魯昭公二十六年、齊景公三十二年、晉頃公十年、秦哀公二十一年、楚平王十三年、宋景公元年、衛靈公十九年、陳惠公十八年、蔡昭侯三年、曹悼公八年、鄭定公十四年、燕悼公三年、吳僚十一年、杞悼公二年
 □春,正月,庚申,。三月,處魯昭公
 □夏,齊景公將納魯昭公,命無受賂。申豐汝賈高齮子猶粟五千庾。子猶言於齊侯曰:「群臣不能事君,非不能事君,有異焉。宋元公,道卒。叔孫昭子求納其君,無疾而死。不知天棄耶?抑君有罪於鬼神也?願君且待。」齊侯從之,使公子鉏率師從昭公〔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史記 魯世家補。〕
   大夫公孫朝季平子曰:「有都,以衛國也,請我受師。」許之。請納質,弗許,曰:「信汝,足矣。」告於師曰:「孟氏之敝室。用已甚,弗能忍也,請息肩于。」 師飲馬于淄水人伐之,曰:「將以厭眾。」成備而後告曰:「不勝眾。」〔此段原作「齊圍魯成」,據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補。〕
 □秋,七月,劉子以王出。王城人焚〔以上二句十字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補。〕 知躒趙鞅率師納王。
 □齊侯魯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謀納昭公〔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補。〕
 □九月,楚平王薨。子常曰:「太子少,且其母非嫡,乃太子所聘也。」欲立平王庶弟子西子西怒曰:「國有常法,不可瀆也;王有嫡嗣,更立則亂。我受其名。賂吾以天下,吾滋不從也。必殺令尹!」令尹懼,乃立太子,是為昭王〔以上原作「九月,楚平王薨,太子昭王軫立」,據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補。〕伍子胥聞之,曰:「吾志不悉矣。」坐泣於室。
 □冬,十月,王起師于十一月,辛酉,克召伯盈王子朝召氏之族、毛伯 尹氏固南宮嚚之典籍考異曰:周本紀曰「子朝為臣」。按春秋 子朝,豈為敬王臣乎哉?〉召伯逆王,及劉子單子盟。癸酉,敬王入于成周,自是謂王城西周成周東周〔此段原作「冬,十一月,辛酉,克鞏,逐王子朝。朝奔楚。癸酉,敬王入于成周,自是謂王城為西周,成周為東周」,據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補。〕
  王子朝使告于諸侯,言為亂,從之,必有天殃,故勸諸侯,毋召天罰。閔馬父聞之曰:「子朝之命,遠之大,以專其志,無禮甚矣。」〔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補。〕
 □老子衰,乃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老子乃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考異曰:莊子曰「老聃死,秦失弔之」,則老子非長生神變。莫知其所終者,自有此言,而道家遂有化胡成佛之說。釋道宣 廣弘明集云「李叟生於厲鄉,死於槐里莊生可為實錄,秦佚誠非妄論」。又云「老子遁於西裔,行及秦壤,死於扶風,葬於槐里」。水經注言「就水南山 就谷,北逕大陵西,世謂之老子陵」。〉老子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蓋道不同不相為謀。
  老子學於常樅〔「老子學於常樅」原作「孔子沒後百餘年,而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據文子 上德改。〕常樅有疾,老子問焉,曰:「先生疾甚矣,無遺教以語弟子乎?」張其口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曰:〔「樅曰」二字原無,據前後文補。〕「吾齒存乎?」老子曰:「亡。」曰:「子知之乎?」老子曰:「舌以其柔,齒以其剛。」曰:「天下之事盡矣,以復語子!」〔「何」原作「無」,據說苑 敬慎改。以上二段原繫於資治通鑑外紀卷九周敬王三十六年「孔子之所嚴事」段之後,今移至周敬王四年「子朝奉周之典籍奔楚」段之後。〕
 □十二月,有彗星見。景公柏寢,嘆曰:「堂堂!誰有此乎?」晏嬰曰:「其陳氏乎!陳氏雖無大德,公厚斂焉,陳氏厚施焉。嘗大饑,餓者相牽而趨田氏,不聞不生。周之民歌之曰:〔「齊」原作「秦」,據陳奇猷 韓非子集釋注引顧廣圻說改。〕『謳乎,其已乎!苞乎,往歸田子乎!』民歌舞之矣。後世陳氏不亡國其國也。」公泫然出涕曰:「為之奈何?」晏子曰:「君近賢而遠不肖,治煩亂而緩刑罰,振貧窮而恤孤寡,行恩惠而給不足,雖十田氏,其如君何?」群臣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諛甚。」景公曰:「彗星出東北,當,寡人以為憂。」晏子曰:「君高臺深池,賦斂如撝奪,誅戮如仇讎。孛又將出,彗星何懼乎?」公使伯常騫禳之。晏子曰:「使神可祝而來,亦禳而去也。」〔「可」原作「何」,據史記 齊世家改。〕是時景公繕治宮室,好聲色,聚狗馬,奢侈,厚賦重刑,故晏子以此之。
  晏子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既相,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嘗伐 上,敗師。晏嬰田穰苴景公以為將軍,扞穰苴曰:「臣素卑賤,願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軍。」景公使莊賈往。穰苴約:「旦日日中於軍門。」穰苴至軍,立表下漏待。日中不至。穰苴仆表決漏,入軍門,申明約束。夕時,莊賈乃至。穰苴責以失期,斬之,以徇三軍,皆振慄。公聞之,遣使者持節赦,馳入軍中。穰苴問軍正曰:「軍中不馳,馳者云何?」對曰:「當斬。」使者大懼。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斬其僕、車之左駙、馬之左驂,以徇三軍〔「三軍」二字原無,據史記 司馬穰苴列傳補。〕遣使者還報,然後行。問士卒之疾,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後勒兵。病者爭奮為之赴戰。師、師聞之,渡水而解。追擊之,取所亡故境,而引兵歸。釋兵旅,解約束,誓盟而後入。景公與諸大夫郊迎,勞師,穰苴為大司馬。〔「立」原作「尊」,據梁玉繩 史記志疑注引群書治要改。此段下原有外紀正文「景公嘗夜詣晏子家,晏子整衣冠,立於門曰:『諸侯有故乎?大夫作亂乎?君何為非時而辱之?』公曰:『酒肴絲竹,願與大夫共之。』晏子曰:『未聞其禮,不敢承命。』公移至司馬穰苴家,穰苴執戈持劍,立於門曰:(「立」字原無,據說苑 正諫晏子春秋卷五補。)『諸侯有故乎?大夫作亂乎?君何為非時而辱之?』公曰:『酒肴絲竹,願與將軍共之。』穰苴曰:『未聞其禮,不敢承命。』公又移於梁丘據之家,鼓琴擊筑,奉迎於門。公曰:『無彼二子何以治吾國,無此一臣何以樂吾身。』是時梁丘據子家噲導君於邪」一百六十六字,引自孫昱 十二國史,今刪之。〕已而大夫鮑氏之屬害穰苴〔「已而」二字原無,據史記 司馬穰苴列傳補。〕景公。公退之,穰苴發病死。
〔原下有外紀正文「景公射,晏子修禮而侍。公曰:『寡人厭禮久矣,欲得天下勇士,與之圖國。』晏子曰:『君子無禮,是庶人也;庶人無禮,是禽獸也。臣勇多則弒其君,子力多則弒其父,然而不敢者,禮也。禮所以御民,轡所以御馬,無禮而能治國家,未之聞也。』公曰:『善。』飭射更席,以晏子為上客,終日問禮。」「景公問於晏子曰:『忠臣事君,何若?』對曰:『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公曰:『可謂忠乎?』對曰:『言而見用,終身無難,臣何死焉;謀而見從,終身不亡,臣何送焉。忠臣能納善於君,而不能與君陷難也。』」「晏子侍於景公,朝寒,命進熱食與服裘,對曰:『非君廚養田澤之臣也,敢辭。』公曰:『夫子於寡人奚為者也?』對曰:『社稷之臣,能辨上下之宜,制百官之序,作為辭令,分布四方。臣之任也。』自是公不以禮,不見晏子。」「景公畋,十有八日而不返。晏子往見。公曰:『國人皆以君安野而不安國,好獸而惡民。』(「民」原作「人」,據晏子春秋卷一改。)公曰:『寡人有五子,(「五」原作「吾」,據吳則虞 晏子春秋集釋按語改。注:「子午子游子羽申田晏子,故曰『五子』。若徒指晏子一人言,引何必列舉子午子游耶?是作『五』者是矣。」)猶心之有四支,故得安佚。』晏子曰:『四支可無心乎!』公乃罷田而歸。」「景公起臺,歲寒,役者凍餒。公與晏子飲酒而樂。晏子歌曰:『庶民之凍,我若之何!奉上靡弊,我若之何!』歌罷,喟然流涕。公止之曰:『子為大臺之役,寡人將罷之。』」「景公鑄鍾,撞之庭下,郊雉皆呴。又欲為大鍾,晏子曰:『重斂於民,民必哀。斂哀為樂,不祥。』公乃止。」「景公飲酒,晏子入,公令樂人歌曰:『已哉已哉!寡人不悅,爾何為來?』晏子曰:『聞強而無禮,禍必及身。』公謝之。」「景公好弋,使顏涿聚主鳥而亡之,(「顏涿聚」原作「燭雛」,據吳則虞 晏子春秋集釋按語改。)景公怒,欲殺之。晏子請數其罪,曰:『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一罪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二罪也;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三罪也;天子聞之,必將貶絀吾君,絕其社稷,四罪也。數畢,請公殺之。』公曰:『止。』勿殺而謝之。」「景公怒有罪者,縛置殿下,召左右支解之,敢諫者死。晏子左手持其頭,右手磨刀,仰而問曰:『古者明王聖主支解人,不審從何支始也?』公離席曰:『縱之,罪在寡人。』」「大旱,卜之,祟在高山廣澤,(「澤」原作「水」,據吳則虞 晏子春秋集釋按語改。)景公欲賦斂以祠靈山。晏子曰:『靈山以石為身,草木為髮;天久不雨,將焦,身將熱,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欲祠河伯,晏子曰:『河伯以水為國,以魚鱉為民;天久不雨,百川將竭,(「將」字原無,據吳則虞 晏子春秋集釋按語補。)國將亡,民將滅,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避殿暴露,與靈山河伯共憂,幸而雨乎。公野暴露三日而大雨。」(「野」下原有「居」字,據吳則虞 晏子春秋集釋注引王念孫說刪。)「景公晏子曰:『君嚴,曷害於治國家哉?』晏子曰:『君嚴,則下無言而暗,上無聞而聾,何為非害乎?夫治天下,非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惡有拒而不入者哉!』」七百九十三字,今刪之。〕
五年(丙戌、紀元二OO三年)魯昭公二十七年、齊景公三十三年、晉頃公十一年、秦哀公二十二年、楚昭王元年、宋景公二年、衛靈公二十年、陳惠公十九年、蔡昭侯四年、曹悼公九年、鄭定公十五年、燕悼公四年、吳僚十二年、杞悼公三年
 □春,吳王僚而伐之,使公子掩餘燭庸 使季子,以觀諸侯之變。兵後,師不能退。公子光欲弒王僚曰:「此時,弗可失也。」告鱄設諸曰:「不索何獲!我,王嗣也,當立。吾欲求之。季子雖至,不吾廢也。」鱄設諸曰:「王可殺也。母老子弱,而兩公子將兵攻絕其路。方今外困于,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奈我何!」曰:「我身,爾之身也。」〔此段原作「春,吳王僚因楚而伐之,使二公子圍楚潛。楚救潛,吳師不能退。公子光欲弒王僚,鱄設諸曰:吳外困于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奈我何」,據左傳 昭公二十七年、史記 吳世家補。〕
  夏,四月,丙子,〔「丙子」二字原無,據史記 吳世家補。〕伏甲於堀室而享王。王使甲陳於道,自王宮至之家,門階戶席,皆王僚之親也,人夾持鈹。佯足疾,入于堀室。使鱄設諸匕首於魚中以進之。手匕首刺殺王僚,左右共殺鱄設諸代立,是為王闔廬。拜鱄設諸之子為客卿。〔此段原作「夏,四月,光享王。使鱄設諸以匕首刺殺王僚,左右共殺鱄設諸。光代立,是為王闔廬。拜鱄設諸之子為客卿」,據左傳 昭公二十七年、史記 吳世家補。〕
  季子至,曰:「苟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國家無傾,乃吾君也。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復命,哭墓,復位而待。 公子掩餘公子燭庸鍾吾師聞亂而還。〔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七年、史記 吳世家補。〕
 □秋,會于,令戍,謀納魯侯皆利納公,固請之。范獻子取賂於季孫,謂司城子梁北宮貞子曰:「季孫未知其罪,而君伐之。請囚,請亡,於是乎不獲。君又弗克,而自出也。夫豈無備而能出君乎?季氏之復,天救之也。休公徒之怒,而啟叔孫氏之心。不然,豈其伐人而說甲執冰以游?叔孫氏懼禍之濫,而自同於季氏,天之道也。魯君,三年而無成。季氏甚得其民,淮夷與之,有十年之備,有之援,有天之贊,有民之助,有堅守之心,有列國之權,而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國。故以為難。二子皆圖國者也,而欲納魯君之願也,請從二子以圍。無成,死之。」二子懼,皆辭。乃辭小國,而以難復。〔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七年補。〕
 □ 郤宛直而和,國人悅之。鄢將師無極比而惡郤宛無極郤宛於令尹子常子常,盡滅郤氏之族黨,殺陽令終與其弟晉陳及其子弟。晉陳之族呼曰:「鄢氏費氏自以為王,專禍楚國,弱寡王室,蒙王與令尹以自利也。令尹盡信之矣,國將如何?」令尹病之。〔此段原作「楚費無極郤宛於令尹子常,子常殺宛」,據左傳 昭公二十七年補。〕
  國言未已,莫不謗令尹。言於子常曰:「夫左尹與中廄尹莫知其罪,而子殺之,以興謗讟,至于今不已。也惑之。仁者殺人以掩謗,猶弗為也。今吾子殺人以興謗,而弗圖,不亦異乎?夫無極之讒人也,民莫不知。去朝吳,出蔡侯 ,喪太子,殺,屏王之耳目,使不聰明。不然,平王之溫惠恭儉,有過,無不及焉。所以不獲諸侯,邇無極也。今又殺三不辜,以興大謗,幾及子矣。子而不圖,將焉用之?夫鄢將師矯子之命,以滅三族。三族,國之良也,而不愆位。新有君,疆埸日駭。楚國若有大事,子其危哉!知者除讒以自安也,今子愛讒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子常曰:「是之罪,敢不良圖。」九月,己未,子常費無極鄢將師,盡滅其族,于國。謗言乃止。〔此段原作「秋,九月,楚子常殺費無極,以于國」,據左傳 昭公二十七年補。〕
  初,伯宗,其子伯州犁,為太宰。郤宛為左尹,子常殺之〔「子郤宛為左尹,子常殺之」原作「及靈王弒郟敖,殺伯州犁」,按伯嚭伯州犁無關,今改之。〕至是伯氏之族出。伯州犁之孫,為太宰,以謀〔此段原繫於「子常殺郤宛」段之後,今移至「子常殺費無極」段之後。〕
 □曹悼公朝于囚之。立其弟,是為聲公冬,十月〔「冬十月」原作「是歲」,據春秋經 昭公二十七年改。〕悼公死於,歸葬。
 □是歲,孔子返乎。時 季子,於其返也,其長子死,葬於之間。孔子曰:「延陵季子之習於禮者也。」往而觀其葬焉。其坎深不至於泉,其斂以時服。既葬而封,廣輪掩坎,其高可隱也。既封,左袒,右還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歸復于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於禮也,其合矣乎!」〔此段原無,據史記 孔子世家禮記 檀弓下補。〕
六年(丁亥、紀元二OO四年)魯昭公二十八年、齊景公三十四年、晉頃公十二年、秦哀公二十三年、楚昭王二年、宋景公三年、衛靈公二十一年、陳惠公二十年、蔡昭侯五年、曹襄公元年、鄭定公十六年、燕悼公五年、吳闔廬元年、杞悼公四年
 □春,魯昭公,求入。季平子私於六卿,六卿受季氏賂,諫晉君晉君乃止,居公於乾侯〔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史記 魯世家補。〕
 □夏,四月,丙戌鄭定公薨,子獻公 立。〔此段原繫於年末,據春秋經 昭公二十八年移至夏季,並改「是歲」為「四月丙戌」。〕
 □ 祁勝鄔臧通室,祁盈執之。荀躒荀躒為之言於晉侯晉侯祁盈祁盈之臣曰:「鈞將皆死,憖使吾君聞之死以為快。」乃殺之。六月,祁盈楊食我食我祁盈之黨也,助亂,故殺之。〔以上原作「六月,晉殺祁盈及楊食我」,據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補。〕遂滅祁氏羊舌氏。初,叔向食我叔向之母聞之,往及堂,聞其號,乃還,曰:「豺狼之聲,終滅羊舌氏之宗,必是子也。」
 □秋,七月,癸巳,滕悼公薨,子頃公 立。〔此段原繫於年末,據春秋經 昭公二十八年移至秋季,並補「七月癸巳」四字。〕
 □ 韓宣子 卒,〔「韓宣子起」原作「韓起宣子」,今改之。〕魏舒為政,〔「魏舒」下原有「獻子」二字,今刪之。〕祁氏羊舌氏之田為十縣,以魏舒之子知盈徐吾韓起趙勝曾孫,四卿之餘子也,賈辛司馬烏有力於王室,司馬彌牟孟丙樂霄僚安四人以賢舉,〔「孟丙、樂霄、僚安」原作「等」,據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改。〕為十縣大夫。韓平子 考異曰:韓世家作「韓貞子」,今從世本。〉之子也。
 □吳王 闔廬伍子胥為行人,與謀國事。
 □吳王 之子慶忌,集賓客,養士卒,謀欲報仇。闔廬患之,子胥要離,為人薄弱,迎風則偃,背風則仆,而志氣勇決。見之闔廬闔廬曰:「慶忌筋骨果勁,人莫當。〔「萬」原作「十」,據吳越春秋 闔廬內傳改。〕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駟馬馳不及,射之不能中。子之力不如也。」要離曰:「安其妻子之樂,而不除君患,非勇也。請君以罪逐臣,殺臣妻子,焚之而揚其灰。臣往投慶忌,得近而圖之。」闔廬從其謀,要離被桎梏,奔慶忌納之,居有間,謂慶忌曰:「無道愈甚,〔「王」字原無,據陳奇猷 呂氏春秋校釋注語補。〕請與王子往奪其國。」慶忌許之。與要離,中流,因風勢抽戈擊慶忌,力薄不制,慶忌捽而投之於,浮則又取而投之,如是者三。慶忌曰:「妻子為君,忠也;得來近吾,謀也;弱力敢加兵於吾,勇也。」赦之歸於闔廬將厚賞之。要離曰:「殺妻子以便事,不仁也。為故主殺新主,不義也。捽而三入三出於,臣已辱矣。」伏劍而死。
七年(戊子、紀元二OO五年)魯昭公二十九年、齊景公三十五年、晉頃公十三年、秦哀公二十四年、楚昭王三年、宋景公四年、衛靈公二十二年、陳惠公二十一年、蔡昭侯六年、曹襄公二年、鄭獻公元年、燕悼公六年、吳闔廬二年、杞悼公五年
 □春,魯昭公齊景公使人賜昭公書,自謂「主君」。昭公恥之,,處乾侯〔此段原作「魯昭公自齊如晉,處乾侯」,據春秋經左傳 昭公二十九年、史記 魯世家補。〕
  季平子每歲賈馬,具從者之衣屨,歸之乾侯昭公執從者而賣馬,季氏乃不歸馬。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景公,遂入羔裘。齊侯喜,與之陽穀。公喜,乃黜長子公為,立公衍為太子。〔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九年補。〕
 □三月,己卯,京師召伯 尹氏固原伯 之子。夏,五月,庚寅,王子趙車入于以叛,陰不佞敗之。〔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九年補。〕
 □秋,龍見于郊。冬, 趙簡子中行文子率師城濱,遂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著范宣子所為刑書焉。〔「冬」字以下原無,據左傳 昭公二十九年補。〕
  簡子嘗將兵攻,及戰,遠立,又居犀蔽櫓之下,〔「犀」原作「屏」,據陳奇猷 呂氏春秋校釋韓非子改。下同。〕鼓之而士不起,簡子嘆曰:「士之弊一若此乎?」〔「速」字原無,據呂氏春秋 貴直補。〕行人燭過免胄橫戈而進曰:「亦君不能耳,昔獻公即位五年,兼國十九,用此士也。惠公淫色暴慢,人襲我,遜去十七里,用此士也。文公 城濮之戰,五敗人,圍〔「鄴」原作「曹」,據韓非子 難二改。〕定天子之位,用此士也。」簡子乃去犀蔽櫓而立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畢乘之。簡子曰:「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燭過之一言。」〔此段原繫於資治通鑑外紀卷八周敬王二十三年,據陳奇猷 呂氏春秋校釋注語附於趙簡子初年。〕
八年(己丑、紀元二OO六年)魯昭公三十年、齊景公三十六年、晉頃公十四年、秦哀公二十五年、楚昭王四年、宋景公五年、衛靈公二十三年、陳惠公二十二年、蔡昭侯七年、曹襄公三年、鄭獻公二年、燕悼公七年、吳闔廬三年、杞悼公六年
 □夏,六月,庚辰,〔「庚辰」二字原無,據春秋經 昭公三十年補。〕晉頃公薨,定公 立。〔「子」字原無,據史記 晉世家補。〕益弱,六卿皆大。
 □使鍾吾掩餘燭庸,二公子奔吳王怒。冬,十二月,鍾吾子,遂滅徐子 章禹
 □吳王 闔廬伍子胥謀伐,將軍孫武曰:「民勞,未可,且待之。」伍子胥曰:「可為三師以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必道敝。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既疲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闔廬從之,於是乎始病。〔「伍子胥曰」以下六十三字原無,據左傳 昭公三十年補。〕
  孫武人,僻隱幽居,時人莫知其能。伍子胥薦之於闔廬,問以兵法,每陳一篇,王不覺稱善。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婦人乎?」曰:「可。」於是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令之視其手背以教戰。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促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願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用其次為隊長,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於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願下觀。」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於是闔廬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闔廬曰」以下二百九十九字原無,據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補。〕
 □齊景公以其子妻闔廬,泣送諸郊,曰:「余死不汝見矣。」高昭子曰:「負海而遠,君愛則勿行。」公曰:「余不能以齊國令諸侯,又不能以聽,是生亂也。,蜂蠆也,余恐棄毒於我。」遂遣之。
九年(庚寅、紀元二OO七年)魯昭公三十一年、齊景公三十七年、晉定公元年、秦哀公二十六年、楚昭王五年、宋景公六年、衛靈公二十四年、陳惠公二十三年、蔡昭侯八年、曹襄公四年、鄭獻公三年、燕悼公八年、吳闔廬四年、杞悼公七年
 □春,正月,晉定公欲納魯昭公,召季平子范獻子使私告之。季孫,布衣跣行,因六卿謝罪。六卿為言曰:「欲內魯侯,眾不從。」人止。〔此段原無,據春秋經 昭公三十一年、史記 魯世家補。〕
 □夏,四月,丁巳,〔「丁巳」二字原無,據春秋經 昭公三十一年補。〕薛獻公 薨,子襄公 立。姓,黃帝少子禺陽之後。十二世孫奚仲車正,遷于吉光吉光十二世孫仲虺相,居太戊時有臣扈武丁時有祖己,皆其冑裔也。祖己七世孫曰,又遷於。女太任,生文王,至武王復以其苗裔薛侯齊桓公之伯,黜為伯。〔此段原作「薛,任姓,黃帝之後。奚仲為夏車正,遷于邳。湯相仲虺,居薛。周武王復以其苗裔為薛侯。齊桓公之伯,黜為伯」,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三羅泌 路史鄭樵 通志 氏族略補。〕
 □秋,,伐,侵,圍師救師還。師遷南岡而還。師圍師救,及豫章師還。始用子胥之謀也。〔此段原作「秋,吳侵楚潛、六,圍弦。楚師救潛及弦。吳師還。始用子胥之謀也」,據左傳 昭公三十一年補。〕考異曰:吳世家楚世家伍子胥傳吳越春秋並謂「取」或「拔」,然子胥謀在弱,不在取地,故作「取」或「拔」者不可信。〉
 □冬, 黑肱
 □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十年(辛卯、紀元二OO八年)魯昭公三十二年、齊景公三十八年、晉定公二年、秦哀公二十七年、楚昭王六年、宋景公七年、衛靈公二十五年、陳惠公二十四年、蔡昭侯九年、曹襄公五年、鄭獻公四年、燕悼公九年、吳闔廬五年、杞悼公八年
 □夏,,自是 允常 闔廬戰而相怨伐。
  之先,夏少康庶子無余封於,奉守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或云,祀祝融之後,姓。〔此段原繫於資治通鑑外紀卷四周惠王二十一年,今移至周敬王十年。〕考異曰:史記 越世家云「其先之苗裔,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之祀」。吳越春秋云「少康跡宗廟祭祀之絕,乃封其庶子於,號曰無餘。」水經 漸江水注云「少康封少子,以奉祠,為」,則與帝杼同名,疑誤。水經注又云「秦望山,南有嶕峴,峴裡有大城,越王無餘之舊都也。故吳越春秋句踐范蠡曰:先君無餘,國在南山之陽』。」則酈氏亦兼據說矣。但此云「出自有遽」,古籍無徵。國語 鄭語,與史記不同。吳語韋昭注云「越王句踐祝融之後,允常之子,姓也」,又引世本亦云 姓也。漢書 地理志 顏師古注引臣,亦據世本後。大戴禮記 帝繫云「陸終產六子,其六曰季連,是為姓。季連付祖氏付祖氏穴熊,九世至于渠婁鯀出自熊渠,有子三人,其孟之名為無康,為句亶王;其中之名為,為鄂王;其季之名為,為戚章王」、史記 楚世家云「熊渠立其長子句亶王,中子鄂王,少子執疵越章王」,婁鯀或當為夔越越章也。戚章字形之誤。以世本帝繫証之,則國語之說不為無徵。左傳 二十六「夔子曰:我先王熊摯」,漢書 古今人表史記正義,引宋均樂緯注,並謂熊摯熊渠子。竊疑同出,若然,此「出自有遽」,或當云「出自熊渠」,猶帝繫云「婁鯀出自熊渠」也。渠、遽聲近,古通用。
 □秋,八月,劉文公欲城成周敬王遣使告。冬,十一月, 魏舒韓不信合諸侯之大夫城成周考異曰:周本紀敬王四年。按春秋三十二年,當敬王十年,蓋「戍」訛「成」而誤。〉 彪傒,見單穆公曰:「其不沒乎?〔「萇劉」原作「萇弘」,據國語 周語下改。欲支天之所壞,不亦難乎?自幽王而天奪之明,以亡其百姓,十有四世矣。」單子曰:「其咎孰多?」曰:「萇叔必速及,將天以道補。若無咎,必為戳。雖 魏子亦將及焉。若劉氏,子孫實有禍。」之執數者,天地之氣,日月之行,風雨之變,律曆之數,無所不通。是時諸侯莫朝明鬼神事,設射狸首狸首,諸侯之不來者。欲依物怪以致諸侯而不從。人之言方怪者自韓不信 伯音韓須之子簡子也。
 □十二月,魯昭公疾,遍賜大夫,大夫不受。賜子家子,受之。大夫皆受其賜。己未,薨于乾侯子家子返賜於府人,曰:「吾不敢逆君命也。」大夫皆返其賜。〔此段原作「十二月,己未,魯昭公薨于乾侯」,據左傳 昭公三十二年補。〕
   趙簡子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諸侯與之,君死於外,莫之或罪?」史墨對曰:「季友有大功於,受為上卿,至於文子武子,世增其業。魯文公薨,而東門遂殺嫡立庶,魯君於是失國政。政在季氏,於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國!是以為君慎器與名,不可以假人。」〔此段原無,據左傳 昭公三十二年、史記 魯世家補。〕
 □是歲,曹平公聲公代立,是為隱公
 □燕悼公薨,共公立。〔此段原繫於資治通鑑外紀卷七周景王十六年末,今移至周敬王元年,並刪「是歲」二字。見卷十四世系考異。〕
十一年(壬辰、紀元二OO九年)魯定公元年、齊景公三十九年、晉定公三年、秦哀公二十八年、楚昭王七年、宋景公八年、衛靈公二十六年、陳惠公二十五年、蔡昭侯十年、曹隱公元年、鄭獻公五年、燕共公元年、吳闔廬六年、杞悼公九年
 □春,正月, 魏獻子 卒。襄子 曼多孫也。
 □三月,城成周,三旬而畢。
 □夏,六月,癸亥,魯昭公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弟即位,是為定公〔原下有外紀正文「冬,十月,有一足鳥飛集魯定公庭翼而跳。孔子曰:『是商羊,見則有大水。』俄而大霖雨」三十二字,今刪之。〕
 □是歲,蔡昭侯,持美裘佩二,獻其一於昭王,而自衣其一。令尹子常欲之,不與,子常昭侯,留之唐成公,有兩肅爽馬,子常欲之,弗與,亦留之〔「唐成公如楚」以下二十字原無,據左傳 定公三年補。〕
十二年(癸巳、紀元二O一O年)魯定公二年、齊景公四十年、晉定公四年、秦哀公二十九年、楚昭王八年、宋景公九年、衛靈公二十七年、陳惠公二十六年、蔡昭侯十一年、曹隱公二年、鄭獻公六年、燕共公二年、吳闔廬七年、杞悼公十年
 □夏,四月,辛酉, 鞏氏子弟殺簡公〔此段原無,據左傳 定公二年補。〕
 □吳王闔廬使舒鳩氏人。秋, 囊瓦潛師于。冬,十月,敗豫章而還〔此段原作「秋,楚伐吳,吳潛師于巢。冬,十月,敗楚,克巢」,據左傳 定公二年、史記 吳世家補。〕考異曰:史記 年表吳世家俱在 闔廬六年,即敬王十一年。按左氏傳,實闔廬七年,即敬王十二年也。〉
十三年(甲午、紀元二O一一年)魯定公三年、齊景公四十一年、晉定公五年、秦哀公三十年、楚昭王九年、宋景公十年、衛靈公二十八年、陳惠公二十七年、蔡昭侯十二年、曹隱公三年、鄭獻公七年、燕共公三年、吳闔廬八年、杞悼公十一年
 □春,二月,辛卯,邾莊公薨,子隱公 立。考異曰:公羊穀梁傳作「三月」,誤。〉
 □秋,九月,鮮虞平中 觀虎〔「獲晉觀虎」四字原無,據左傳 定公三年補。〕
 □楚昭王嘗使王孫〔「圉」原作「圍」,據國語 楚語下改。下同。〕聘於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曰:「之白珩猶在乎?其為寶也幾何。」曰:「未嘗為寶。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於諸侯。左史倚相,朝夕獻善敗于寡君,使無忘先王之業。又有藪曰雲連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龜、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此楚國之寶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譁囂之美,雖蠻夷,不能寶也。」
 □ 左史倚相子亹〔「往」原作「廷」,據徐元誥 國語集解王引之說,「廷」當作「迋」,即「往」字;今從說改之。〕子亹不出,倚相謗之,曰:「唯子老耄,故欲見以交儆子。子實不睿聖,老楚國而自安,其難哉!」子亹曰:「老之過也。」乃驟見之。
  司馬子期欲以妾為內子,訪之左史倚相,曰:「吾有妾而願,欲笄之,可乎?」對曰:「君子違而道,不從而逆。子木能違子夕之欲,而去芰薦,吾子經楚國〔「經」下原有「營」字,據徐元誥 國語集解注語刪。〕而欲薦芰以干之,其可乎?」子期乃止。
 □楚昭王問於觀射父曰:「周書所謂實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於是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周宣王時,之後失其官守,寵神其祖,以取威于民,曰:『實上天,實下地。』遭世之亂,莫之能禦也。」
   子期平王,祭以牛俎於王,王問於觀射父曰:「祀牲何及?」對曰:「祀加于舉,則上下有序。神求備物,不求豐大。聖王正端冕,率其群臣精物以臨監享祀,謂之一純。玉、帛為二精。天、地、民及四時之務為七事。民之徹官百,王公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監其官,是為百姓。姓有徹品,十於王謂之千品。五物之官陪屬萬,為萬官。官有十醜,為億醜。天子之田九垓,以食兆民,王取經入,以食萬官。」
 □ 鬭且見令尹子常〔「往」原作「廷」,據徐元誥 國語集解王引之說,「廷」當作「迋」,即「往」字;今從說改之。〕歸語其弟曰:「其亡乎!不然,令尹不免!吾見其問蓄聚積實,如餓豺狼焉。積貨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
 □冬,人與成公從者飲酒,醉之,竊馬獻之子常子常唐侯人聞之,固請,昭侯獻裘佩於子常子常受之,歸昭侯昭侯歸而如以其子及大夫之子為質,請伐〔此段原作「蔡昭侯獻裘佩於子常。子常受之,歸昭侯。昭侯歸而如晉,請伐楚」,據左傳 定公三年補。下原有外紀正文「是歲,塵入成周,熊入于周」十字,今刪之。〕
十四年(乙未、紀元二O一二年)魯定公四年、齊景公四十二年、晉定公六年、秦哀公三十一年、楚昭王十年、宋景公十一年、衛靈公二十九年、陳惠公二十八年、蔡昭侯十三年、曹隱公四年、鄭獻公八年、燕共公四年、吳闔廬九年、杞悼公十二年
 □春,二月,癸巳,陳惠公薨,子懷公 立。〔此段原繫於年末,據春秋經 定公四年移至春季,並補「二月癸巳」四字。殷曆,二月丁巳朔,無癸巳。杜預云為正月事。〕
 □三月,劉文公合諸侯于召陵,謀伐 荀寅求貨於蔡侯,弗得,言於范獻子曰:「國家方危,諸侯方貳,將以襲敵,不亦難乎!吾自方城以來,未可以得志,只取勤焉。」〔「曰」字以下三十二字原無,據左傳 定公四年補。〕乃辭蔡侯
  夏,〔「夏」字原在後文「蔡滅沈」之前,今移至此段。〕五月,及皋鼬蔡侯私於 萇弘以求長於使史鰌康叔之功德,乃長〔此段原無,據春秋經 定公四年、史記 管蔡世家補。〕
 □ 子太叔卒。〔此段原無,據左傳 定公四年補。〕
 □使。滅
 □杞悼公薨,子隱公 立。秋,〔「秋」字原在後文「楚圍蔡」段之首,今移至此段。〕七月,其弟隱公自立,是為僖公〔此段原繫於年末,據春秋經 定公四年移至夏季,並補「五月」二字。〕考異曰:史記 世家 僖公名「遂」,春秋 名「過」, 世家同,則「遂」字訛;又人表僖公隱公子,世族譜僖公悼公曾孫,並誤。〉
 □故,圍
 □昭王即位,無歲不有師。蔡昭侯以其子與大夫之子為質於闔廬伍子胥孫武曰:「始子言未可入,今果如何?」對曰:「 囊瓦貪,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得乃可。」闔廬從之。冬,悉興師,與蔡侯唐侯捨舟于汭,自豫章。左司馬子常曰:「子沿而與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還塞大隧直轅冥阨,子濟而伐之,我自後擊之,必大敗之。」既謀而行。史皇子常:「人惡子而好司馬,若司馬毀舟于,塞城口而入,是獨克也。子必速戰,不然,不免。」乃濟而陳,自小別至于大別。三戰,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難而逃之,將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盡悅。」〔「捨舟于汭」以下一百四十八字原無,據左傳 定公四年補。〕
  十一月,庚午,二師陳于柏舉選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陣。〔「選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陣」十七字原繫於「十一月」句之前,今移至「陳于柏舉」句之後。〕闔廬夫概請戰,弗許。夫概曰:「王已屬臣兵,兵以利為上,尚何待焉?」以其部兵擊,大敗之。囊瓦乘勝而前。清發夫概半濟而後擊,從之。又敗之。人為食,人及之,奔。食而從之,敗諸雍澨〔「及清發」以下三十三字原無,據左傳 定公四年補。〕比至,五戰,五敗。左司馬死。〔此句五字原無,據左傳 定公四年補。〕
  己卯,楚昭王出奔。庚辰,昭王鄖公之弟將弒王,鄖公 止之。曰:「平王殺吾父,在國則君,在外則讎也。見讎弗殺,非人也。」鄖公曰:「事君者,不為內外行,不為豐約舉,茍君之,卑尊一也。」弗聽,曰:「吾思父,不能顧矣。」鄖公以王奔
  人進擊,謂人曰:「之子孫封於川者,盡滅之。君若顧報周室陽之田,君實有之。」王從臣子期似王,而己為王,曰:「以我與。」人卜與之,不吉,乃辭曰:「楚王亡,不在。」請入自索之,不聽,亦罷去。〔此段原無,據左傳 定公四年、史記 楚世家補。〕
  伍子胥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申包胥亡於山中,使人謂子胥曰:「報讎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無天道之極!」子胥曰:「吾日暮塗遠,故倒行而逆施之。」申包胥告急,求救哀公未許。包胥庭,哭七日七夜不絕聲。哀公憐之曰:「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
 □使召陳懷公懷公朝國人而問焉,逢滑進曰:「未可棄,未可從。楚王雖亡,然小國猶復,況大國乎?日敝於兵,禍之適,不久將至。」陳侯乃以疾謝〔此段原無,據左傳 哀公元年、史記 陳杞世家補。〕
 □是歲,曹聲公隱公而自立,是為靖公
十五年(丙申、紀元二O一三年)魯定公五年、齊景公四十三年、晉定公七年、秦哀公三十二年、楚昭王十一年、宋景公十二年、衛靈公三十年、陳懷公元年、蔡昭侯十四年、曹靖公元年、鄭獻公九年、燕共公五年、吳闔廬十年、杞僖公元年
 春,王人殺子朝
 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此段原無,據春秋經 定公五年補。〕考異曰:公羊穀梁 作「正月」,誤。〉
 夏,吳王楚國,空入吳王使別兵擊
 六月,丙申, 季平子卒。陽虎將以璵璠殮,仲梁懷弗與,曰:「改步改玉。」陽虎欲逐之,告公山不狃不狃止之。既葬,桓子行,及子泄宰,逆勞于郊,桓子敬之,弗敬。子泄怒,謂陽虎:「子行之乎?」〔此段原無,據左傳 定公五年、杜預注、史記 孔子世家補。〕
 申包胥師救 子蒲曰:「吾未知道。」使人先與人戰,而師自會之,大敗夫概人獲薳射,其子率奔徒以從子西再敗軍祥〔此段原作「六月,申包胥以秦師救楚,再敗吳師」,據左傳 定公五年補。〕
 秋,七月,子期子蒲〔此段原作「秋,七月,楚子期、子蒲滅唐」,按子蒲將,非將,今改其文。〕
  夫概交敗吳王不去。九月,亡歸,自立為吳王雍澨師。師居子期將焚之,子西曰:「父兄親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子期曰:「國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舊祀,豈憚焚之?」焚之,而又戰,敗,公壻之谿。大敗,闔廬乃歸,〔以上原作「吳敗楚於雍澨,秦、楚皆敗吳師,又大敗吳于公壻之谿,闔廬乃歸」,據左傳 定公五年補。〕夫概,敗之。夫概。冬,十月,楚昭王還入,封夫概堂谿,為堂谿氏
  昭王之出奔也,將涉於成臼〔「將涉於成臼」五字原無,據左傳 定公五年補。〕載其孥。王曰:「載予。」對曰:「自先王莫墜其國,當君而亡之,君之過也。」遂去。王歸,又求見,王欲執之。曰:「臣避於成臼,以儆君也,庶悛而更乎?今之敢見,觀君之德也,曰:庶憶懼而鑑前惡乎!君有國而不愛,臣何有於死。」子西使復其位,以無忘前敗。王乃見之。
  昭王歸,賞始于申包胥包胥曰:「輔君安國,非為身也;救急除害,非為名也;功成受賞,是賣勇也。君既定矣,又何求焉。」遂逃賞,終身不見。賞及鄖公之弟子西曰:「君有二臣,或可賞也,或可戮也。君王均之,群臣懼矣。」王曰:「或禮於君,或禮於父,均之,可也。」
  陽虎季桓子公父文伯,逐仲梁懷,殺公何藐,與桓子盟。逐公父歜秦遄,皆奔陽虎由此益輕季氏季氏亦僭於公室,陪臣執國政,是以自大夫以下皆僭離於正道。故孔子不求仕,退而修,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陽虎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此段原無,據左傳 定公五年、論語 陽貨補。〕
 鮮虞
 日隕于地。〔原下有外紀正文「有麈入豐」四字,今刪之。〕
 □是歲,燕共公薨,平公立。〔此段原繫於資治通鑑外紀卷七周景王二十一年末,今移至周敬王十五年,並補「是歲」二字。見卷十四世系考異。〕

沒有留言:

高句麗年號

 從好太王建元永樂開始,至寶藏王共10王,其中長壽王及安原王至少有3個年號,平原王至少有2個年號,因此保守估計高句麗最少使用15個以上的年號。 好太王,391-412在位 永樂391-412 22 長壽王,412-491在位 □□413-? 延壽451-? 建興472-? 文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