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資治通鑑前紀目錄、凡例、後記、序文



資治通鑑〔原作「資治通鑑外紀」,今恢復此書初名。〕目錄
第一卷
  混沌初始至獲麟凡二百七十六萬歲 起閼逢困敦(OOO)盡強圉作噩(O五一四)凡五百十四年〔原作「第一卷,包犧以來紀」,今改其起乞。〕
  創世
  開闢
  包犧氏
  神農氏
  黃帝三十八年至一百年 無王七年
  帝休元年至四十七年
  帝魁元年至三年
  帝鷙元年至八十四年
  倍伐元年至十一年
  顓頊元年至七十八年
  禹祖元年至七年
  帝嚳元年至六十三年
  帝摯元年至九年
  帝堯元年至九十八年
  丹朱元年至二年
  帝舜元年至三十九年
  商均元年至三年
第二卷
 夏紀 著雍閹茂(O五一五)盡屠維作噩(O九四六)四百三十二年〔原作「第二卷,夏紀,起戊戌,終己酉,十七君,十四世,通羿、浞,四百三十二年;商紀,起庚戌,終戊寅,三十君,十七世,六百二十九年」,今分為二卷,以十七君為一卷,三十君為一卷。〕
  夏后氏三十九年至四十五年
  元年至三年
  啟元年至三十九年
  太康元年至十年
  仲康元年至十三年
  相元年至二十八年
  寒浞十一年至四十三年
  少康元年至二十一年
  杼元年至十七年
  〔「芬」原作「槐」,據太平御覽卷八十二引紀年改。〕元年至四十四年
  芒元年至五十八年
  泄元年至二十二年
  不降元年至十九年
  扃元年至二十一年
  廑元年至二十年
  孔甲元年至三十一年
  〔「昊」原作「皋」,據太平御覽卷八十二引紀年改。〕元年至三年
  發元年至十二年
  履癸〔「履癸」原作「桀」,據史記 夏本紀三代世表改。〕元年至三十一年
第三卷
 商紀 上章閹茂(O九四七)盡柔兆涒灘(一四七三)凡五百二十
  成湯十八年至二十九年
  太宗太甲元年
  外丙元年至二年
  仲壬元年至四年
  太宗太甲元年至三十二年
  沃丁元年至十九年
  太庚元年至五年
  小甲元年至十七年
  太戊〔原「太戊」繫於後文「雍己」之後,今移於之前。〕元年至十六年
  雍己元年至十二年
  仲丁元年至九年
  外壬元年至十年
  河亶甲元年至九年
  中宗祖乙〔「中宗」二字原繫於前文「太戊」之前,今移於此段。〕元年至七十五年
  祖辛元年至十四年
  沃甲元年至五年
  祖丁元年至九年
  南庚元年至六年
  陽甲元年至四年
  盤庚元年至二十八年
  小辛元年至三年
  小乙元年至十年
  高宗武丁元年至五十九年
  祖庚元年至十一年
  祖甲元年至十六年
  廩辛元年至四年
  〔「康」原作「庚」,今改之。〕元年至二十三年
  武乙元年至四十年
  〔「文」原作「太」,今改之。〕元年至二十二年
  〔「帝」字原無,今補之。〕元年至二十四年
  〔「帝」字原無,今補之。〕元年至二十六年
 周紀一 強圉作噩(一四七四)旃蒙大荒落(一四八二)〔原作「第三卷,周紀一,起武王元年己卯,至厲王四十年己未,二百八十一年。起共和元年上章涒灘,盡上章敦牂,凡七十一年」,今分為二卷,以武王周公為一卷,成王以下十一王并共和為一卷。〕
  武王五年至六年
  周文公元年至七年
第五卷
 周紀二 柔兆敦牂(一四八三)上章敦牂(一七四七)凡二百六十五年
  成王元年至二十二年
  康王元年至二十六年
  昭王元年至二十年
  穆王元年至四十五年
  共王元年至二十三年
  懿王元年至十年
  孝王元年至十三年
  夷王元年至十四年
  厲王元年至二十二年
  共元年至十四年
  宣王元年至四十六年
  幽王元年至十年
 周紀 重光協洽(一七四八)閼逢涒灘(一八二一)七十四〔原作「第四卷,周紀二,起重光協洽,盡屠維大荒落,凡一百一十九年」,今分為三卷,以二王為一卷,二王、惠王前十五年為一卷,惠王後十年為一卷。〕
  平王元年至五十一年
  桓王元年至二十三年
第七卷
 周紀四 旃蒙作噩(一八二二)盡屠維協洽(一八五六)凡三十五年
  莊王元年至十五年
  僖王元年至五年
  惠王元年至十五年
第八卷
 周紀五 上章涒灘(一八五七)柔兆困敦(一八七三)凡十七年
  惠王下十六年至二十五年
  襄王上元年至七年
 周紀 強圉赤奮若(一八七四)重光單閼(一八八八)十五〔原作「第五卷,周紀三,起上章敦牂,盡玄黓攝提格,凡三十三年」,今以襄王七年以前及二十三年以後之文歸入另二卷。〕
  襄王八年至二十二年
第十卷
 周紀七 玄黓執徐(一八八九)閼逢攝提格(一九一一)凡二十三年
  襄王下二十三年至三十三年
  頃王元年至六年
  匡王元年至六年
十一
 周紀 旃蒙單閼(一九一二)旃蒙大淵獻(一九三二)二十一〔原作「第六卷,周紀四,起昭陽單閼,盡屠維赤奮若,凡四十七年」,今分為三卷,以二王為一卷,定王為一卷,簡王為一卷。〕
  定王元年至二十一年
第十二卷
 周紀九 柔兆困敦(一九三三)屠維赤奮若(一九四六)凡十四年
  簡王元年至十四年
十三
 周紀 上章攝提格(一九四七)柔兆敦牂(一九六三)十七〔原作「資治通鑑外紀,卷第七,周紀五,起上章攝提格,盡重光大荒落,凡五十二年」,今恢復此書初名,並分為四卷,以靈王十七年以前為一卷,靈王十八年以後為一卷,景王元年至十三年為一卷,景王十四年以後為一卷。〕
  靈王元年至十七年
第十四卷
 周紀十一 強圉協洽(一九六四)柔兆執徐(一九七三)凡十年
  靈王下十八年至二十七年
第十五卷
 周紀十二 強圉大荒落(一九七四)盡屠維大荒落(一九八六)凡十三年
  景王元年至十三年
第十六卷
 周紀十三 上章敦牂(一九八七)重光大荒落(一九九八)凡十二年
  景王下十四年至二十五年
十七
 周紀十四 起玄黓敦牂 (一九九九)柔兆涒灘(二O一三)十五〔原作「資治通鑑外紀,卷第八,周紀六,起玄黓敦牂,盡屠維作噩,凡二十八年」,今恢復此書初名,並分為二卷,以敬王元年至十五年為一卷,十六年以後為一卷。〕
  敬王上元年至十五年
第十八卷
 周紀十五 起強圉作噩 (二O一四)盡重光大淵獻(二O二八)凡十五年
  敬王中十六年至三十年
十九
 周紀十六 玄黓困敦(二O二九)旃蒙赤奮若(二O四二)凡十〔原作「第九卷,周紀七,起上章閹茂,盡閼逢困敦,凡十五年」,今以敬王三十年以前之文歸入他卷。〕
  敬王下三十一年至四十四年
十卷
 周紀十七 柔兆攝提格(二O四三)旃蒙單閼(O九二)五十〔原作「第十卷,周紀八,起旃蒙赤奮若,盡強圉赤奮若,凡七十三年」,今改元王年數為七年,原元王元年併入前一卷。餘分為二卷,以貞定三王為一卷,威烈王為一卷。〕
  元王元年至七年
  貞定王元年至二十八年
  考王元年至十五年
第二十一卷
 周紀十八 起柔兆執徐(二O九三)盡強圉赤奮若(二一一四)凡二十二年
  威烈王元年至二十二年




凡例

一、此資治通鑑前紀原為劉恕所著資治通鑑外紀,以美國 加利福尼亞大學 伯克利分校 崇禎刊本十卷本作為底本,擴充為二十一卷。
二、正文與左傳大體相符者則不再更動,簡略者依左傳史記等書補充,部分正文或刪或改為考異之文,或以他書取代,或移至他年:如外紀卷九「子貢遊說諸侯」段因與史實不符而改為考異之文,並以左傳文取代;同卷「老子」段移至景王二十四年「孔子」段。
三、劉恕曰之文凡涉及考証史實者,一律改為考異之文,餘者作為評論之文。
四、外紀注文凡涉及考証史實者,一律改為考異之文,餘者刪之,或改為正文。
五、考異之文取自諸家考証,如崔述 考信錄梁玉繩 史記志疑司馬瀧太郎 史記會注考証錢穆 先秦諸子繫年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楊寬 戰國史料編年輯証等等,不注明出處。
六、凡原文、補訂文所用之假借字,一律改用今字。
七、全書黑字為外紀原文,紅字為校訂說明文,綠字為補訂文。
八、西周以前史事繫於各朝諸王之中,並以注文注明諸王的在位年代及年數,今以古書所著各朝諸王在位年數及近人所著推定之在位年數,如五帝時代紀年推論白光綺 先秦年代探略曹定雲 殷代積年與各王在位年數等等,取其可信者或作者本人判定,訂定各朝諸王的在位年數,史事附於相關年份中。
九、各朝諸王年數之後補其干支、中華紀元、諸侯國年數,以藍字表示。
十、本書所用之中華紀元道教西曆前二六九七年為黃帝制甲子之年,然灌水分量大,今不取。安徽 李式先 論公元前二五一七年是中國干支紀曆的第一個甲子年所推斷的西曆前二五一七年為甲子干支啟用年,此說較為合理,今從之,定此年為中華紀元元年,至西曆O一七年為止,已歷四千五百三十四年
十一、本書卷一「創世」取自近人所著洪荒小說簡介,比起西方人萬物皆同一上帝所造、要什麼有什麼相比,中國的創世強調的是聖人出世,從無到有,有頭有尾,有因有果,世代傳承。
十二、前紀卷二十一威烈王二十二年後接續司馬光 資治通鑑卷一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段,二者相加凡五十七年。
十三、原書有資治通鑑外紀目錄四卷,今改名資治通鑑前紀目錄,原卷一、卷二調整為四卷,原卷四調整為二卷,總計為七卷。
十四、原書原無考異,今將已增入之考異內容編為資治通鑑前紀考異四卷,卷四後接續司馬光 資治通鑑考異卷一。
十五、附上外紀 司馬光劉恕四庫全書序文於後。


後記

  編輯此書的最初動機,只因對柯勝雨 夏商周通鑑只抄錄古籍原文,甚少潤色不滿而起。起初打算取書原文編輯,無意間才知道司馬光的助手劉恕曾寫了本資治通鑑外紀,大略看過,考慮了劉恕外紀內容來源雖取自先秦諸子各書,可所載史事大多與左傳並不抵觸,只是大同小異,決定取外紀作為底本,並改其初名為資治通鑑前紀
前紀最初預定分為世紀一卷、夏紀一卷、商紀一卷、周紀十二卷西周一,春秋十,戰國一),凡十五卷。然編輯途中卻無法如設想般,以司馬光 資治通鑑為例,各卷字數,漢字加標點,少者八九千,多者一萬餘。而初編之前紀,若卷數照最初所定,去其校訂文、考異文及所附諸侯年數,每卷字數最多者將至二萬五千。多般考慮,決定分西周十二王為二卷(初定為一卷)襄王三王為三卷(初僅襄王世定為二卷)二王為四卷(初定為二卷,次定為三卷,終定為四卷)敬王為三卷(初從原作為二卷)貞定威烈四王為二卷(初定為一卷)。所增之正文,多取自左傳史記等,可取捨難定,費了不少心思,一改再改,尚難滿意。而考異之文,原欲囊括諸家之說,融寫而成。然真要補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補完,最終放棄,然已增入部分予以保留。原欲仿資治通鑑考異資治通鑑前紀考異,也因放棄擴寫考異之文而停止,僅就已增入部分編為四卷。吳海京編寫資治通鑑續紀,不取近人所著專書、論文論証,僅附其札記六卷,就其史書中的牴牾之處作簡略辯析,可見及其難處了。
  本人乃社會工作者,只因愛好歷史而編此前紀。和先賢所著相比,本人覺得此書並不完美,須修改補充之處尚多,不過有此書總比沒有的好。劉恕外紀直到現在,尚未見有人出面標點校刊並出版,所見的不是古刻本就是標點斷句本,本人算是首位對外紀標點校刊的了。如今本人也感覺對此書也該告一段落了。文言不行,讀書不行,寫書也不行,哈哈哈。


司馬光作序

  道原好著書,志欲籠絡宇宙而無所遺,其著資治通鑑外紀十卷,未以傳人。病亟猶汲汲借人書,以參校已之書,是正其失。氣垂盡,乃口授其子羲仲為書,凡使撰外紀序。皇祐初,有詔士能講經義者,聽別奏名,其中所對最精詳。先具疏,次引先儒異說,末以己意,斷而論之,凡二十問,所對皆然,主司驚異,擢為第一。及發糊名,乃進士劉恕,年十八矣。以是慕重之,始與相識;道原乃其字也。釋褐鉅鹿主簿,遷和川令。英宗雅好稽古,詔編次歷代君臣事,仍謂曰:「卿自擇館閣英才共修之。」對曰:「館閣之士誠多,至於專精史學,臣未得而知。所識者,唯和川 劉恕一人而已。」上曰:「甚善。」即奏召之共修書,凡數年,史事之紛錯難治者,則以諉之,仰成而已。今上即位,賜名曰資治通鑑道原所編之事,皆在通鑑之前,故曰外紀焉。尋判西京留臺,奏遷書局,後數年,道原,歸局中,以元豐元年九月戊戍終,官至祕書丞,年止四十七。嗟乎!以道原之耿介,其不容於人齟齬以沒,固宜天何為復病而夭之耶!此益使痛惋惝怳而不能忘者也。道原其先萬年人,祖臨川令,卒官,葬高安,因家焉。元豐元年十月日,涑水 司馬光 君實序。


劉恕自序

  孔子春秋,筆削美刺,子游子夏門人之高弟不能措一辭。太史左丘明仲尼之言高遠難繼,而為之作。後之君子,不敢紹續焉。惟陸長源 唐春秋尹洙 五代春秋〔「源」下原有「資」字,今刪之。〕非聖人而作經,猶春秋 之君僭號稱王,誅絕之罪也。左氏傳史,因諸侯國書,繫年敘事,春秋所貶損大人當世君臣,有威權勢力,其事實皆形於傳,故隱其書而不宣,以免時難。後漢獻帝班固 漢書文繁難省,命荀悅左傳體為漢紀,言約事詳,大行於世。 太康初,汲郡人發魏襄王塚,得紀年,文意大似春秋。其所記事,多與左氏符同,諸儒乃知古史記之正法。自是袁宏張璠孫盛干寶習鑿齒以下,為編年之書,至五代,其流不廢,起居注、實錄,皆其遺制也。國語,亦左丘明所著,載內傳遺事,或言論差殊,而文詞富美,為書別行,自周穆王,盡 知伯趙襄子,當貞定王時,凡五百餘年。雖事不連屬,於史官蓋有補焉。七國有戰國策 孔衍春秋後語,竝時分國,其後絕不錄焉。 柳宗元采摭片言之失,以為誣淫不槩於聖,作非國語六十七篇。其說雖存,然不能為國語輕重也。司馬遷始撰本紀、年、表、八書、世家、列傳之目,史臣相續,謂之正史。本朝去古益遠,書益煩雜,學者牽於屬文,專尚西漢書。博覽者乃及史記東漢書,而近代士頗知唐書,自三國,下逮五代,懵然莫識。承平日久,人愈怠墯。莊子文簡而義明,玄言虛誕而似理,功省易習,陋儒莫不尚之。史學浸微矣。案歷代國史,其流出於春秋劉歆七略王儉七志史記以下皆附春秋荀勗分四部,史記舊事入丙部,阮孝緒 七錄 記傳錄紀史傳,由是經與史分。夫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以知今,因善惡以明褒貶,察政治以見興衰,春秋之法也。使孔子而不作春秋,則後世以史書為記事瑣雜之語。春秋列於六藝,愚者莫敢異說而終不能曉也。
  皇祐初舉進士,試於禮部,為司馬公門生,侍於大儒,得聞餘論。嘉祐中,公嘗謂曰:「春秋之後迄今千餘年,史記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諸生歷年莫能竟其篇第,畢世不暇舉其大略,厭煩趨易,行將泯絕,予欲託始於周威烈王為諸侯,下訖五代,因丘明編年之體,倣荀悅簡要之文,網羅眾說,成一家書。」曰:「司馬遷以良史之才,敘黃帝興亡治亂;班固已下,世各名家;李延壽總八朝為北史,而言詞卑弱,義例煩雜,書無表志,沿革不完;梁武帝 通史 姚康統史,世近亡軼,不足稱也。公欲以文章論議,成歷世大典,高勳美德,褒贊流於萬世,元凶宿奸,貶絀甚於誅殛,上可繼仲尼之經、丘明之傳,司馬遷安可比擬?荀悅何足道哉?」治平三年,公以學士為英宗皇帝侍講,受詔修歷代君臣事跡蒙辟置史局,嘗請於公曰:「公之書不始於上古或,何也?」公曰:「周平王以來,事包春秋孔子之經不可損益。」曰:「曷不始於獲麟之歲?」曰:「經不可續也。」乃知賢人著書,尊避聖人也如是,儒者可以法矣!
  熙寧三年冬,公出守京兆,明年春,移帥潁川,固辭不行,退居洛陽褊狷好議論,不敢居京師,請歸江東養親。公以新書未成,不廢刊削,亦遙隸局中。嘗思司馬遷 史記,始於黃帝,而包犧神農闕漏不錄,公為歷代書而不及周威烈王之前。學者考古,當閱小說,取捨乖異,莫知適從,若魯隱之後,止據左氏國語史記、諸子,而增損不及春秋,則無與於聖人之經。包犧至未命三晉為諸侯,比於後事,百無一二,可為前紀。本朝一祖四宗一百八年,可請實錄、國史於朝廷為後紀,昔何承天樂資春秋前後傳,亦其比也。將俟書成,請於公而為之。熙寧九年,罹家禍,悲哀憤鬱,遂中癱痺,右肢既廢,凡欲執筆,口授稚子羲仲書之。常自念平生事業,無一成就,史局十年,俛仰竊祿,因取諸書,以國語為本,編通鑑前紀。家貧,書籍不具,南徼僻陋,士人家不藏書,臥病六百日,無一人語及文史,昏亂遺忘,煩簡不當,遠方不可得國書,絕意於後紀,乃更前紀外紀,如國語春秋外傳之義也。自 共和元年庚申至威烈王二十二年丁丑,四百三十八年,見於外紀;自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至 顯德六年己未,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載於通鑑。然後一千八百年之興廢大事,坦然可明。昔李弘基用心過苦,積年疾而藥石不繼;盧昇之手足攣廢,著五悲而自沈潁水。予病眼病創,不寐不食,才名不逮二子,而疾疹艱苦過之,陶潛豫為祭文,杜牧自撰墓誌,夜臺甫邇,歸心若飛,聊敘不能作後紀而為外紀焉,他日書成,公為後紀,則可刪削外紀之煩冗,而為前紀,以備古今一家之言。雖不及見,亦平生之志也。


總目提要

   撰。,字道原,其先京兆 萬年人。祖令,葬於高安,因家焉。宋史傳稱舉進士入高等,不著何年。考司馬光作此卒於元豐元年九月,年四十七,則當生於明道元年。又其登第年十八,皇祐元年士也。初授鉅鹿主簿,遷知和川翁源。會司馬光治通,奏以同司纂,著作郎。熙寧四年以忤王安石終養,改秘丞,仍令就家成前,遂於家。此乃其臨沒所成也。蓋修治通欲與司馬光一祖四宗實國史,而摭周威烈王以前事跡。會遭遘疾,右肢痺,知方不可得國必不能就。乃口授其子羲仲,以成此,改名曰。凡包羲以來紀一卷,共一卷,八卷,又五卷。年經事緯,上列朔天象,下列之卷,悉與司馬光 例相同。金履祥其好奇。今周成王元年丙戌,周公王之元年,越七年癸巳,始成王元年,周公殆類新莽矣。又惠公娶於,見其女好而自之,生桓公,是惠公先有之醜。如斯之類,頗為不經。又如齊桓龍,殆如戲劇熊渠射虎,何預勸懲。大不捐,亦未免食多務得。履祥,未可之吹求。然於上古之事,可信者大,其異同舛互以及荒茫昧者,或分注,或細書,未不具有裁。共和以後據 年表年,共和以前皆之疑年,不標歲陽、歲陰之名,並不列其,亦特為審慎。且其自序稱「陶潛豫祭文杜牧自撰墓誌,夜台甫心若飛,不能作。他日成,公可刪削之繁冗而,以備古今一家之言」云云。作此,特創為草槁,材備用,如之有,以待司馬光之刊定耳。履祥不察纂之例,遽加輕詆,操之未免已蹙矣。

沒有留言:

高句麗年號

 從好太王建元永樂開始,至寶藏王共10王,其中長壽王及安原王至少有3個年號,平原王至少有2個年號,因此保守估計高句麗最少使用15個以上的年號。 好太王,391-412在位 永樂391-412 22 長壽王,412-491在位 □□413-? 延壽451-? 建興472-? 文咨王...